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林晉弘-好厲害的紅螞蟻

小簡歷:
實踐大學時尚與多媒體研究所畢業
2003 思薇爾創意BRA新鮮秀,專業組第二名
2003 「急→整→飾:台灣藝術新浪聯展」 大趨勢畫廊
2004 明新科技大學藝文中心衣藝系列聯展
2005 台北國際書展 手工書展
2005 行政院新聞局輔導金電影「心靈之歌」美術執行
2006 賓士時尚獎,台灣首獎
2006 第四屆桃園創作獎




問:可以談談自己從服裝設計(時尚領域)到藝術創作的過程嗎?
林:其實以前一直愛畫畫,只是高中選了自然組,選設計科系算是一個比較接近自己的理想而家人也不會反對的選擇。

問:那時對設計系是一種想像的狀態嗎?還是自己也有一定程度的接觸?
林:大約吧,其實我是推薦甄試進服裝系的,為了推甄而針對系所準備了一陣子,高中的時候家裡不太希望我讀美術系。

問:所以研究所畢業後、服完兵役,這股創作的熱情還是驅動著你?
林:應該是在讀研究所的時候,那時後找姚瑞中老師當指導老師也是個起因,然後莫名地認識了一些朋友,開始當藝術家助手,就一路繞回來了。那時我繼續讀服裝研究所的時候,有大學同學讀了南藝造型所,因為還算蠻好的朋友,有時候他們評圖就會跟著下去台南聽。

問:當藝術家助手時相信也是體會更多實際創作的過程,所以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的想望?
林:那時後其實是說服自己,這些活動是為了充實自己設計的養分。但是回想起來 也許自己一直想繞來這個圈子。

問:內心的想望自己會帶給你路徑吧。那麼作品中的「牙犬」形象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林:牙犬是塗鴉的時候一直跟著自己的一個對象物,有點像養寵物,一開始也不是這個形象,後來放進了愈來愈多自己的影子,主要是意識到自己常出現的尷尬笑容。最近的牙犬又長了雞雞,給了牠一個性別。

問:你喜歡跑步、登山、游泳...之類的戶外運動,在作品中又可解讀到你獨到的細膩感;在外
放的宣洩(或鍛鍊)和細膩的刻畫中,哪一部份最貼近自己?
林:兩個都一樣有內省的作用。像籃球、需要速度的那種,我就很不行,運動完思緒會很澎湃,游泳的時候則是在游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說起來每一種運動的"用途"不太一樣。


問:可以談談你所熟悉使用的媒材,當初是如何選擇/發掘它,繼而持之表達的?
林:算是緣份耶,用鐵絲是因為以前常常在等(等人、等公車、在華山看展場....)。等的時候,喜歡拗電線杆上面拆下來的鐵絲。用石膏紗布,則是以前戲劇化妝課 的材料。

問:目前有什麼新計畫嗎?
林:最近有人找我幫他作一些跟聲音有關的作品,他做聲音、我做圖像,不過還在談。另外就是襯衫系列,有一套跟衣服有關的作品。


問:你覺得"創作焦慮""創作瓶頸"的不同處在於?又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和這兩種狀態的自己相處?
林:創作焦慮是不是那種不做不可的衝動阿?瓶頸的話,就是沒那麼想做,可是又"得做"



問:這可以是你對這樣狀態的自己的定義。
林:嗯,我在想如果我跑去當一個跟創作無關的職業,創作焦慮就會被凸顯;當我變成職業創作人的時候,遇到創作瓶頸的機會就會多了。



問:所以如何去克服?暫時抽離還是?
林:焦慮的話,"去做就好了。瓶頸的話.........目前還沒遇到真正很難的那種,不過抽離也許是個方法吧,運動、去找朋友聊天、跟狗玩......應該很多吧!對了,還有洗熱水澡。



問:嗯,就是去生活、呈現真實的自己。有最欣賞的藝術家嗎?
林:一陣一陣不同囉,最近就是David Shrigley (蘇格蘭藝術家),感覺上很對味。閱讀他的作品不會被技術干擾,而是直接收到他要說的事,很純粹。



問:也是你自己傾向的表達方式?
林:我其實多少還是有點愛玩比較瑣碎的東西,就是一些眩目的元素。



問:這樣講太客氣了,是深入的細膩感()。家鄉在你心中的位置是從一些作品或文字書寫中可以感受到一種鄉愁情感的著墨與濃烈。
林:就是種一去不復返的感覺,可是卻是向前走的動力。因為時間一直是前推的,但是家總是在已經飄走的那一塊。應該說是 "家的感覺",經歷過了才會有這種感覺出現,而感覺到了,往往就過去了。妳不覺的""總是在回頭看的那個方向?



問:對呀,就是種覺得好近,但怎麼一直要拉遠的感覺
林:尤其是回家的時候,景物不一樣了。



問:就像龍應台女士寫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講到都要哭了
林:真的。



問:謝謝晉弘接受這次的訪問!
林:謝謝!(2009. 3 佟孟真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