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人物訪談:黃文叡 - 摩帝富藝術顧問公司副總裁兼亞洲區總經理

小簡歷:
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碩士和藝術管理碩士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紐約市立大學教授
紐約大學教授
英國牛津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跨科系研究院兼任教授
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NEA)預算審查委員
紐約Motif Art Consulting執行副總裁

現任
摩帝富藝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兼亞洲區總經理
著作
《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
《現代藝術啟示錄》
Response to Marcel Duchamp in the Etant Donnes Era
Philip Guston: Night Studio and His Art in Woodstock
Semiology of Visual Languages in Contemporary Art》等書。



問:黃博士您好,我們知道您在大學時期唸的是外文,後來赴美攻讀藝術史、從事電影拍攝相關工作,是何種契機下的轉變?
黃:大學唸的是外文,到美國一開始是在Princeton念「比較文學」,那時寫的論文跟視覺藝術相關,我跟的教授剛好是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Derek Walcott,他做的是詩句,屬於poetic drama的劇本。我寫的東西剛好跟詩句裡的視覺聲音相關,而這些我比較缺乏,那時教授剛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比較沒空(),便建議我去上一些藝術史的課,就開始唸藝術學,回來完成我的比較文學論文,算是因緣際會下的原因。拍攝電影已經是出來教書的時候,我在美國在寫博士論文時,也同時在教書。在這之前,因為我非常喜歡電影,大學時期也跟過幾部片,想要做production,蠻有趣的()

問:Motif藝術顧問公司成立於1997年,能不能談談當時在紐約成立的背景,以及近年進軍亞洲(東京、台北),是針對何種趨勢的決策?
黃:97年成立時倒不是一個特別的年代,那時partner之間都從事藝術相關工作,也都在美術館做研究,所以認識了早期在MOMA裡的策展人。等到我在紐約教書、身兼MOMAResearch Curator時,開始跟相關人士接觸,尤其我喜歡電影,所以跟電影部門的curator最熟,有一天他說要辭職去拍電影,結果講完下禮拜就真的不來了()。到他的新公司去看以後,發現他完全變了個人,以前大家穿的西裝筆挺,在那兒他卻可以為了接電線在地上爬來爬去,看到有錢人為了理想一樣來做這些事情,我便深受感動,所以有空時就去幫忙他,希望可以更接近我的電影夢一點()。剛開始做比較辛苦,慢慢的人手進來以後,公司營運也逐漸好轉,於是開始接廣告片的案子(美國廣告片都是用35釐米的film拍攝),由於我們的PR很專業(也是現今Motif資深合夥人之一),所以廣告片在一年內成長很大,到後來接了HBOTV movie,便開始組成一百多人的production team

Motif Art Consulting也於此時成立,那時我在MOMA身監execution manager,大概了解市場的買賣規則,還沒到紐約教書前,我也在BostonSkinner拍賣公司當過Painting Sculpture 部門的Researcher,所以對這個領域非常感興趣。照理來說,唸到博士不教書是很可惜的(),所以當初從教書到美術館工作也是這樣一路走下去,但我就是對拍賣比較有興趣(),那時慢慢建立市場概念後,後來便轉到倫敦、東京、台灣,現在的三家公司(Motif Art Consulting, Motif Art Management, Motif Fine Arts),也是我們在公司結構上的完整規畫。Art Consulting剛開始是一種轉投資的方式,那時電影工作還在進行,電影公司在集資過程當中,花費成本和風險都很高,所以我們變成投資人資助電影公司,支援前置工作的部分,也跟學校相關科系、大片商談合作,後來業務與利潤增加之後,便轉手賣給別家公司。所以當時很幸運,可以在獲得利潤之後轉入藝術領域,開始幫公司、個人作收藏規畫,以預算的方式幫助客戶找到他們想要的作品,慢慢建立起networking,從一年幾千萬的預算,到現在每年至少有34億美金的預算在購藏作品。

問:當初成立就已開始幫企業做公共藝術規畫與策展?
黃:開發公共藝術品牌與紐約非營利機構的合作是後來才有的,剛開始接觸市場網絡時,必須要跟藏家、經紀人、拍賣公司接觸,我們也將目標設定在high-end(金字塔頂端群)。一般大師的作品往往在3D(Divorce, Death, Debt)的狀態下,才有機會呈現出來,在這三個情況中,有稅的問題,或者是拍賣公司時間上的考量以及寄賣後的價差。所以我在想,既然我們公司有現金盈餘,何不把它花在購藏藝術品的部分呢?並且我們又有網絡管道流通的優勢,所以就開始這個區塊。由於Art Consulting是專門幫high-end客戶做trading以及收藏規劃,為了避免客戶將公司業務混淆,於是成立Fine Arts,開始進入買賣的部分。

2003年我在耶魯大學教書時,開過一門「藝術市場與文化研究」的課程,這是跨科系的共修的學分,包含了經濟系、統計系、藝術史系的學生。後來有位Business Management的教授告訴我,學校提供他一筆帶學生進場操盤的經費,他說:「你有沒有想過藝術品也可以用來投資呢?」我跟他說藝術品沒有定價,所以不可能,因為藝術品不像股票有淨值可以衡量,而且美學價值標準不一。他給了一個觀念,每一件藝術品不可能有同樣價格,但或許可以像基金一樣量化,用成本概念產生一套交易方式,並設立出一個指標來。所以我請統計學的學生把公式算出來,這個難度頗高,而且藝術基金是很新的模式,要說服一個不懂藝術的人突然懂了,他應該也會怕()。當時西方印象與現代藝術是公司的強項,由於都是高單價,所以投資金額很高,至少需要募集一億兩千萬美金。這個很高的數目,剛開始一定到處碰壁,後來與UBS銀行談過之後,因為他們本身有Art Advisory,但沒有藝術基金,於是興趣很高,我們才順利募集到一億兩千萬美金來運作。那時剛好西方印象與現代藝術的市場非常好,都是長線購進的藏家,基金放三年的獲利非常高,由於UBS沒有看過如此高的獲利,於是他們也在美國自己成立一個部門,提供客戶建議。

有了第一個成績之後,第二次的募集就會容易許多,在美國成立基金操作公司都要成為LLC(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如果要投入一億美元的資金,公司至少要有五千萬的資產額。為了讓投資人放心,我們除了一億美元的募集資金以外,還找律師開了一個escort account,同時對等置入一億美元的金額,這是不能動的款項,也就是如果公司惡性倒閉,這裡的金額可以拿來賠償投資人,在這樣受保護的情況下,投資人的信心相對會增高許多。所以第二筆基金的募集比較順利,我們當然也戰戰兢兢地運用()

問:您曾於著作< 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 >中提到80年代是明星藝術家崛起的年代,您如何看待藝術家跟市場之間的關係?若非以投資角度立場,您又如何看待明星藝術家的作品?
黃:這要從美學價值談起,美學既沒有一套標準,卻存在著軌跡。藝術家樹立起個人風格以後,我們也必須深究其作品品質與個人潛力,並且要長期注意藝術家,是否在每一階段有著自我挑戰?是否挑戰成功?如果終其一生都作相同主題但表現形式不一樣,這是OK的,但如果沒有創新題材,表現手法也大致雷同,很可能就是炒作包裝的效果。Damien Hirst的創作常圍繞於生死相關主題,但表現形式不斷在改變,便形成作品的辨識度,如果你跟別人不一樣,辨識度相對就高。再來便是內涵的部分,現在不只有拿起畫筆才稱得上是一位藝術家,在創作能量方面,繪畫、攝影、雕塑、行為藝術等各種形式都可以存在,只要有足夠的、新穎的創造力,之後觀察藝術家自我挑戰的部分,在這些基本條件奠定之後,才是代理藝廊的經紀運作以及市場的觀察,如果代理過程運用不好的手法,短時間將作品價格拱抬過高,拍賣會上運作幾張之後,藝術家的前途也隨之泡沫。所以除了藝術學概念之外,融入金融、管理專業背景領域的分析,也是相當重要的。

問:之前不斷有人擔心泡沫化的亞洲藝術市場,目前正處於修正期的狀態;就您的觀察,在這波修正期之後,面對未來的競爭,亞洲藝術市場會產生何種轉變?
黃:泡沫化的現象倒還不至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修正期要維持多久,端看這些藝術家在下階段的新創作。在市場低迷時出現一件低價位的作品,如果市場可接受,那還是保留住的,如果丟出2、3百萬的作品流標了,那麼所有擁有該位藝術家作品的藏家,心裡便著急了。而藏家也身兼賣家買家的身分,熟知市場的運作方式,例如目前的東南亞藝術,因為作品低價、市場可關注,重心便在那邊。但如果第一市場尚未建立好,便被第二市場牽著走,就是本末倒置,也不會是長期的狀況,因為第一市場建立好之後,才能培養真正的藏家進來。

問:藝術基金在西方市場屬常見現象,由於台灣尚未有明確法規,能否談談藝術基金在台灣的策略和發展?在亞洲藝術市場詭譎多變的氛圍中,如何建立亞洲投資人的信心?
黃:投資人必須對商品熟悉,透過銀行體系的對沖基金,是有績效的,但投資人對商品卻不了解。如果在亞洲募集的投資人對象是藏家,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大多會相信自己進場的獲利判斷;而對於藝術品不了解的投資人一定會怕,所以我們的專業透用代操基金的方式,融合一筆資金來選擇投資的藝術品,在相同的平台、透明化的過程中,以全球市場的觀念進行投資。因為小的市場、共犯結構之下,更可能獲得高的炒作利益,市場越小越容易炒作,但我們不願意這樣做,推行快一年以後,很多人的觀念慢慢改變,在股票、房地產受影響之後,藝術品跟這些標的的連結性較低,以現今宏觀經濟的觀點來看,買家市場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對基金的發展來說,資產配置較不受影響,藝術品還是在高度保值的狀態中。

問:就您開授眾多課程、講座上的觀察,亞洲地區在收藏觀念上,有哪些缺乏或需修正之處?
黃:亞洲市場主要以台灣為主,台灣藏家佔有亞洲藏家比例的64%,台灣當代、中國當代、日本當代、東南亞藝術主要靠台灣藏家的支持,因此購買力非常高,知識也很豐富。以當代藝術來說,藏家心態上較屬於自信心過高型,認為可以用自身的美學標準來評斷,而藏家們也容易陷入同儕壓力中,「別人有這幅而我沒有時怎麼辦?」在連鎖效應又缺乏獨家代理制度的情況下,藏家往往是最後的犧牲者。我常提到的錯誤觀念是,當每件作品都僅有一件時,你如何貨比三家?藝術品不是二元論的好與壞,而是美學使作品進場後,再作藝術史的定論。美學既然沒有標準,藏家們也很努力在開創、吸收藝術圈的資訊,同儕之間的互相流通,也認為可以自己操盤,但若獨家代理制度未建立、而藏家手上沒有藝術品時,誰來護盤呢?這是我比較常叮嚀的一個部分。

問:謝謝黃博士專業活潑的分享與建議,也謝謝您接受採訪!
黃:謝謝! (2009.5 佟孟真採訪整理)

3 則留言:

  1. 現在明路也有很多鬼,還不能坐博愛座。

    回覆刪除
  2. 有機會來台灣的話,我要參加您的演講。當代希望您可以常常回台灣。很少人可以把藝術品講得這麼清楚。

    回覆刪除
  3. 網路上的留言也是要負責任的,誰都知道有幾分證據說幾話,rigpa yeh你的留言不像提醒,倒像公開的人身攻擊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