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紀紐約:Free Yourself 福利運動中心


         紀紐約作品「圓形撞球桌」(攝影 / 林睿洋)


文|佟孟真

如同紀紐約的命名來自於一場方便彼此記憶的狀態下開始,他的作品也常因人與空間考量而進行現製,由主體變異到集體分享,再從中發展相對關係。1983年生於高雄,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的紀紐約(紀凱淵),求學期間自繪畫訓練系統轉為對空間 / 身體、行為/ 關係的緊密探討,在陸續於嘉義鐵道藝術村、新樂園藝術空間、二十號倉庫、打開當代、竹圍工作室發表作品與一系列國際交流展後,去年的《運動三部曲》系列作品分別於台南齁空間、高雄弔詭畫廊與台北寶藏巖進行發表,藉由運動物件與事件場域的介入挑起空間自身的異質性觀看。

《運動三部曲》指的是紀紐約2013年於寶藏巖駐村期間創作的《莫名x綻放》、弔詭畫廊個展呈現的《三角桌》,與台南草埕駐市計畫發表的《八角圓》,分別在畸零縫隙、幾何結構、水路曲巷的土地空間中,透過羽球、桌球與呼拉圈的運動形式展現因空間改變的身體變異。這三件皆為回應空間而生產的運動方式,分別提醒了一種因既定場域消失的陌生所帶來的奇異與愉悅,也回應紀紐約自言「喜歡遊晃」、並藉由這種「避免準確也要常練習」方式所帶來「多感受綜合狀態」的前行路徑,在經驗以外自我延伸出的一種增生技術。這些運動方式某層面也喚醒曾經熟悸熊L縛時間與身體感,例如跟夥伴一走出屋外、教室便可逕自打起羽球的狀態、在泥土空地上隨時挖洞畫弧就玩起的彈珠、只要幾條橡皮筋串起拉到哪裡就可呼朋引伴玩起的跳高語言,那些人們享受閒置場域上隨時助跑、跳起、揮臂、追逐——也是因閒置場域過多所以長輩時常告誡哪些地點不要任意前往——伴隨柴燒味,亦是人們享受外部空間與交誼距離的身體時代。

今年八月在草埕藝術工作室的駐市計畫中,紀紐約重回台南發表 / 擁有了一間實體店面「ㄏㄡSTORE」,當起了傢具店店長,身兼店員角色也聘請櫃台小姐進行中英產品導覽服務,一肩扛起行政與業務的煩瑣流程,以「開店」來回應他對身旁手製傢俱創作者與城市歷史紋理的觀察, 亦顛覆藝術家在創作狀態中的角色。結束台南駐村的他,在上個月福利社的個展「Free Yourself」中將其拓異空間的創作脈絡繼續向北輸送,於現場裝置六項運動設施,在規則取消 / 異位的肢體變動中,提供運動者重啟回應技術的身體經驗,也考驗時間變位後的慣性空間思考。

宛如一間社區運動中心卻不知從何開始操作的運動設施,紀紐約在作品中的讓位與消失,令人想起電影《失魂》中金士傑所扮演的送信人。為了回應張孝全的提問「這井有底嗎」,金士傑說出了「你怎麼會覺得這世界上每個東西都有個底呢」,這樣的對話若在紀紐約「Free Yourself」展場中,也許能夠重新繪製出一幅藝術眾(重)生相。「Free Yourself」展覽計畫除了回應紀紐約去年創作所關注的「運動物件與地方身體」,也在這個獨特的地下室展覽空間裡,回應「福利社」一詞所代表的公共想像,發展成一個民眾可自由使用且盡情參與作品的運動場域,藉由重新操作運動本身,觀察身體在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物件前如何發展出一套新的技術去面對,以及如何在既定規則外,重新找到回應姿勢,展現身體的獨特性。

八年前從繪畫訓練系統轉為現地製作與行為藝術的創作方向,其實是紀紐約向內也對外的拓異技術開發,在分享的過程中等待隨時的變異發生。此次在「Free Yourself」展覽中製作的圓形撞球桌、三角桌球、單人高爾夫、八字冰壺、無目的飛鏢與雙向彈珠檯,於既有場域中創造出無空間 / 方向感的運動技術與過渡身體的獨特展現,在帶有公共性質的自制場合中解放對「運動中的身體」的想像,也是他試圖喚起身體在面對隨時變化的環境時本存的應對機制。因著持續遷徙的游居狀態,紀紐約由城市到身體的局部變革挑出彼此敏感體質,在遊晃生存技術的練習中產生共享分生的讓位關係, 進一步將藝術想像推進現實生活脈絡,創造出新的身體過渡型態。若游移是為了對準自身座標,好可以隨時對環境做出反應,那麼等待變異便是紀紐約反覆出入的運動原型,也是現代生活一切既定關係與空間裡的健康擾 / 運動。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11月號)



        紀紐約作品「單人高爾夫」(攝影 / 林睿洋)

       紀紐約作品「雙向彈珠檯」(攝影 / 林睿洋)

  紀紐約「Free Yourself」展覽現場 (攝影 / 林睿洋)

     紀紐約與其特製的圓形撞球桌
(攝影 / 林睿洋)

紀紐約於台南駐市計畫發表中開設的當代傢具店「ㄏㄡstore」 (藝術家提供)

紀紐約於台南駐市計畫發表的「ㄏㄡstore」展覽(展售)現場(藝術家提供)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在浴缸裡游泳:紀紐約的拓異術




文|佟孟真 / 攝影|林睿洋

記得幼時不會游泳之前,我是先在浴缸裡模仿動作,煞有其事地浮出水面潛進,很快就頂到頭,身體仍無視空間地自在撥動。然而這種技術在學會游泳後的初次潜水經驗中喪失功能完全不想動,身體因沈浸在無邊界的奇異裡,而感到與自己更加地緊密。由一個在北回歸南四年裡劇增十五公斤老說沒時間運動的人來談紀紐約此次作品其實是感到汗顏的,不過在深談過往創作那天,從紀紐約口中說出「其實我創作的美感原型是來自於『糯米龜』」那刻,我瞭解到其實我們都可以再次回頭檢視自己「遭經」地是否美麗。

在此我們知道紀紐約的作品並不是真的「遭經」,而來自「乞龜文化」原型裡的造形實感、共享關係與經由分享而消失的主體特質也一直存在於他過往作品的脈絡中,只是這次紀紐約要如何經由過渡時間的延長、作品不再消失的狀態下,再次從作品中拓異出身體與空間的回應關係,也許可以從去年開始的《運動三部曲》談起。《運動三部曲》指的是紀紐約2013年於寶藏巖駐村期間創作的《莫名x綻放》、弔詭畫廊個展呈現的《三角桌》,與台南草埕駐市計畫發表的《八角圓》,分別在畸零縫隙、幾何結構、水路曲巷的土地空間中,透過羽球、桌球與呼拉圈的運動形式展現因空間改變的身體變異。

這三件皆為回應空間而生產的運動方式,分別提醒了一種因既定場域消失的陌生所帶來的奇異與愉悅,也回應紀紐約自言「喜歡遊晃」、並藉由這種「避免準確也要常練習」方式所帶來「多感受綜合狀態」的前行路徑,在經驗以外自我延伸出的一種增生技術。這些運動方式某層面也喚醒曾經熟悉的無縛時間與身體感,例如跟夥伴一走出屋外、教室便可逕自打起羽球的狀態、在泥土空地上隨時挖洞畫弧就玩起的彈珠、只要幾條橡皮筋串起拉到哪裡就可呼朋引伴玩起的跳高語言,那些人們享受閒置場域上隨時助跑、跳起、揮臂、追逐——也是因閒置場域過多所以長輩時常告誡哪些地點不要任意前往——伴隨柴燒味,亦是人們享受外部空間與交誼距離的身體時代。

紀紐約八年前從繪畫訓練系統轉為現地製作與行為藝術的創作方向,其實是向內也對外的拓異技術開發,並在分享的過程中等待隨時的變異發生。此次製作的圓形撞球桌、三角桌球、單人高爾夫、八字冰壺、無目的飛鏢與雙向彈珠檯,於既有場域中創造出無空間 / 方向感的運動技術與過渡身體的獨特展現,在帶有公共性質的自制場合中解放對「運動中的身體」的想像,是他試圖喚起身體在面對隨時變化的環境時本存的應對機制,也是現代生活一切既定關係與空間裡的健康擾 / 運動。或許平常我們用既有但陌生的肢體處理一切對外的預設狀況,但這個月,就讓我們在未知中拓異自己的姿態,走出別人的浴缸,實肢實逍吧。

(本文為「紀紐約個展:Free Yourself」策展專文)


紀紐約個展:Free Yourself 展覽視覺


紀紐約個展:Free Yourself 展覽座談:王柏偉、方彥翔、佟孟真、紀紐約


紀紐約作品《三角桌》(高雄弔詭畫廊現場)


曲德義老師試打
《三角桌》作品(臺北福利社藝文空間)


策展人胡朝聖與紀紐約對打雙人彈珠檯作品(臺北福利社藝文空間)


策展人胡朝聖於作品圓形撞球桌試球(臺北福利社藝文空間)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洪成潭與「誰」的民眾美術世界


南韓藝術家洪成潭解說遭禁作品《歲月五月》(攝影 /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文|佟孟真

很湊巧地,上月初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甫推出「神祕日常:北韓手繪海報藝術展」後,緊接著下旬,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東亞民眾文化:希望的團結—洪成潭的民眾美術世界」,邀請韓國畫家洪成潭展出1980年代所創作的《黎明》系列50幅原版版畫,以及今年8月被光州雙年展拒絕展示的大型輸出畫作《歲月五月》。同樣本著政治文化因素,前者為收藏家苦心出入其境,或透過各國管道收集,向大眾展示其珍貴來源 ; 後者代表著當年的「光州精神」,作品在歷年國外巡迴展出中已確切傳達影響東亞民族所應共同思考的課題,最新代表作卻為當局所不容。同樣以「抵抗」之名,前者極盡光明正面與純淨 ; 後者的血淚交織控訴著無情,這兩樣情正好與韓國朴贊郁執導的《共同警戒區》裡兩方處理形式上有著曖昧對照。

此次洪成潭版畫作品是暨去年於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的「光州五月民眾抗爭暨紀念台灣黃榮燦—洪成潭版畫展」後二度在台展出,其中首次正式展出的大型畫作《歲月五月》,是以今年四月份「歲月號」沈船事件來暗指韓國當代政治文化與社會縮影,也反應政治與資本掛鉤的壓迫犧牲。為紀念光州20週年,被選為中心畫家、委託創作的洪成潭,邀集了8位畫家與光州市民,花費一個多月共同創作出高七米、寬三十米的《歲月五月》,是以朝鮮時代佛教畫《甘露幀畫》作為靈感繪製而成的敘事巨景。

其中,以市民軍和分送糧食的婦女形象,共同撐起沈船的「歲月號」作為畫中主要構成,向兩旁分別繪製獨裁政治家的權力關係與當年光州民眾抗爭過程中所形成的互助共同體,而中間從「歲月號」而下揮手致意的學生們,便是從市民軍與婦女手中撐起的船身中逃出歸來,控訴之中帶著巨大的希望療癒。畫面右方有著日本安倍首相與311海嘯的犧牲者,左方一角則因描繪現任總統朴槿惠被操縱的影射,使得此幅作品在紀念光州20週年的雙年展中遭禁。然而,《歲月五月》的首度展示地點,正好位於日軍在台南設立軍醫院的日式建築內,成為面對歷史犧牲、療癒與反思的共同場域。

親歷光州事件的洪成潭,曾在去年展出畫冊中寫下:「如果能夠洞察過去與現在,我們就能預知未來。三個島所經歷的過去與現在,就像是三胞胎一樣,即將面臨的未來,也必然非常相似。」(註)如果洪成潭來台曾因黃榮燦的版畫與際遇而尊稱他為自己永遠的前輩與導師,那麼是否我們在自身島嶼上,也能預見那共同撐起苦難的人民雙手,得以正當展示那向左向右都能闊展的自由。


註:三個島在此指的是琉球、台灣與被分界線切割出的韓半島。

(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10月號〈南部觀察〉)


韓國畫家洪成潭(
攝影 /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東亞民眾文化:希望的團結—洪成潭的民眾美術世界」展出現場(攝影 / 
佟孟真)


韓國畫家洪成潭與光州市民共同創作的《歲月五月》,在紀念20週年的光州雙年展上遭禁。(攝影 / 佟孟真)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臺南文化中心卅周年特輯

:: 回憶風景 ::



人的一生當中只要好好地開一朵花


口述|陳永源 / 臺南文化中心籌備與首位主任
文字、攝影|佟孟真

我來自於教育背景,在文化中心籌備之前,我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擔任了三年館長,當時圖書館裡有表演用的育樂堂,還有後來我創設的中正藝廊,這些空間正好構成一個微型文化中心的概念,算是一種職前操練。站在早期籌備的角色上,我自己覺得有一份責任為它的過往風采與經營過程忠實紀錄下來,所以用自己的工作日誌與記憶整理出版成書,也提供給接手經營的人,作為工作上的參考。

我想臺南文化中心最令人引以為傲的,應該是演藝廳了。記得當年為了使劇場有最好的演出品質,因此對音效的要求很高,對劇場的聲音回響效果測試是非常嚴謹的,只要有一點不對,就會重新調整。我們做到了「一枚銅板掉在地板上,三樓聽到的聲音,與一樓聽到的聲音是一致的」,所以測試過程雖然花了很長的時間,但我想這是值得的。記得民國七O年代,賴聲川與李國修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台南首演,因為場地設備的優質,演出不必透過麥克風,表演者直接在舞台上對話,呈現出自然又飽滿的聲音,三樓也可以聽得一清二楚。每一個到劇場表演過的團隊,都對此讚賞有加,肯定它是國際級的表演劇場。


為了提升藝術欣賞人口,我們還會深入到學校,鼓勵以藝文活動的欣賞當作對學生的獎勵。經過那段日子的努力,藝術欣賞人口漸漸有了改善與質變。在文化中心經過幾年運作之後,我覺得應該好好深耕在地藝術團隊,於是陸續成立了青少年室內管弦樂團、民族管弦樂團、兒童合唱團、教師合唱團、魅登峰老人劇團等, 這一切的概念都來自於「既然我們擁有那麼好的劇場與設備,就應該充分利用、培養自己的團隊」。我一直在想,人生難得有這麼好的際遇,可發揮所長,接任文化中心籌備角色,即便當初草創工作非常辛苦,我也盡力取得家人的諒解與認同,因為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要在我手中誕生。我認為人的一生當中只要好好地開一朵花就好了,更何況它又是一朵最美的、永不凋謝的花。這樣人生就圓滿了,不是嗎?




它讓我擁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口述|王太和 / 資深志工23年,服務業主管,50歲
文字、攝影|佟孟真

我從民國八十年開始在文化中心擔任志工,到現在已經廿三年了。這幾年的變化很大,臺南文化中心一直擁有最好的音響設備,但早期民眾因對表演藝術停留在「富人休閒」的觀念上,還未建立平常休閒的觀演習慣,當初一些團體也因票房關係,不太願意到台南演出。但經過文化中心長年經營與努力,民眾生活習慣漸漸改變,加上媒體資訊的傳播,現在台南的觀演人口已有大幅增長,也深受表演團體的肯定。

早期欣賞人口的主力是學生族群,最受歡迎的節目則是戲劇,像屏風、表坊的戲幾乎每一場都會爆滿,當時場內還會三層樓全開,不像現在有些劇團考量觀眾的觀賞品質,有時只開兩層樓。那時觀眾都會提早來排隊,人潮都排到噴水池那邊,印象最深刻的是屏風的《京戲啓示錄》與《女兒紅》,現場有兩千多人。那時還是原創版本,演出後全場起立鼓掌長達十多分鐘,由於太感人,後來演出前,我們還在進場時先發面紙給觀眾。李國修老師對臺南文化中心的感情也是特別深厚的,常常在這邊特別安排演講。他曾經對我們說,他從台南觀眾身上獲得的感動,是最深刻的。

我學生時代就喜歡看電影、看表演,文化中心草創時期進來擔任志工的人,也幾乎都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凝聚起來有很深厚的感情與向心力,通常表演結束後,大夥還會相約到附近茶坊,繼續聊天討論。由於這個團體很早就有情感面的穩定基礎,後來更建立了明確的志工組織章程制度,這也是最早建立志工服務機制的文化單位,所以在獲得文化部團體金質獎表揚後,很多團體都曾來觀摩與見習。

目前一個月我至少會來值勤四、五次,雖然本身還有工作,但時間是自己控管的,有興趣就一定排得出時間。當志工最大的動力,其實也是來自家裡支持與團體凝聚的向心力,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家人也帶進來。由於太太與小孩也很認可這樣的時間投入,所以平常也會一起購票欣賞演出。對我來說,藝術可以拓展我們的生活視野,當志工不僅在服務觀眾中學習互動、同理心與獲得感動,更擁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我們見證了這裡的蛻變

口述|楊淑芬 / 觀眾資歷20多年,自由業,53歲
文字、攝影|佟孟真

我以前在台北念書與工作,一九八九年回來跑新聞後就一直待在台南。從大學時期我就受到表演藝術的啟發,雖然那時表演還不是很普遍,但我一直都有收集節目單的習慣,現在一整個抽屜也都是滿滿的收藏。一九九二年我搬到臺南文化中心附近定居,離它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也因此看表演,成為我與家人生活的一部份,也算是看著文化中心一路演變到現在的模樣,感觸非常深。臺南文化中心有三個重要性階段,包括籌備奠基時期、重新整修演藝廳、對庭園環境的革新與原生劇場的建立,讓文化中心變得更可親,也會帶寵物到這邊散步休閒。

我個人有三場最深刻的觀演經驗,有一次是雲門舞集剛復出到台南表演,演出後林懷民表示他們因為經營地非常辛苦,加上台南票房不好,以後再也無法到台南演出了。當時我非常難過,因為在台北一路看著他們演出,結果回到家鄉聽到這樣的話,真的很震撼,當時也做了很大的報導。那時的台南人也許還沒有藝文消費的習慣,但近幾年有了很大的轉變。第二場印象深刻的是屏風表演坊的《合法犯罪》,當天演出到一半,工作人員突然推出了一個蛋糕,原來是李國修的生日。那天是樊光耀主持的,李國修一開頭就哭了,現場非常溫馨感人。還有一場是二OO六年台南人劇團的《K24》,總共是六小時的演出,所以我在臺南文化中心度過了跨年夜。由於戲太好看了,六個小時竟然不覺得久,那天大家倒數完後擁抱,一起到了二OO七年的第一天,是非常難忘的觀演經驗。後面這兩個經驗,剛好跟第一個經驗形成對比,也顯示了台南藝文人口比例的改變。

這個地方對我和家人都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看戲、看展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所以女兒從小就跟我一起到文化中心,看演出長大,演出後我們還會一起討論,一邊散步回家。現在她在美國工作,業餘之間也很喜歡觀賞展演,我想是這裡的環境對她的啟發。而我父母平常也很喜歡到文化中心的音樂圖書館聽音樂。這裡對我們來說,是有著深厚情感的地方。



:: 眾所期盼 ::


期待成立一個正式編制的交響樂團

口述|張兆榮 / 觀眾,文華婦產科院長,61歲
文字、攝影|佟孟真

觀賞表演年數:約40年
觀賞表演頻率:一年約四、五十場

我跟家人常常到臺南文化中心欣賞音樂與戲劇,但因為廿四年前我們回到新營定居,所以就近更常到新營文化中心,小孩從小也都在新營文化中心成長,包括兒童閱覽室、才藝課程的參與、假日親子旅遊活動等。二十多年前雖然這裡已經有文化中心,但欣賞音樂的人口還是很少,只要有古典音樂的表演,都要用宣傳車在外面一直跑。

因此,我在十八年前開始推動音樂欣賞,與幾位愛好音樂的朋友成立「台南縣新營愛樂協會」,每兩週舉辦一場戶外演奏會,地點在新營文化中心戶外、社區、廟口或公園。大概舉辦了二、三十場後,市民的反應都很好,也開始很期待這樣的活動,後來當時的新營市長在文化中心後面蓋了一個戶外藝術廣場,才開始有了固定的表演空間與舞台。

台南既然稱為台灣的文化首都,我希望臺南文化中心能有一個正式編制的交響樂團,這樣水準才能提升,不負文化首都的聲名。音樂是藝術裡很重要的表演形式,而樂團有很多種編制方式,無論是大、中或小型室內樂團,都可以在台南市的各個地方巡迴表演,而不是需要表演時才召集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隊。未來我希望政府可以編列更多預算在台南的文化活動裡,不是在大型節慶上,而是在更深入培養文化欣賞的形式當中。




藝文活動的種類可以更多元

口述|吳燦晃 / 附近商家經營者,49歲
文字、攝影|佟孟真

店名:古都小吃
店齡:約19年

這家店已經開十幾年了,但我接手這家店還不到兩年,現在有很多觀光客會到這邊來活動,陸客品質也比較好,有時候外國人來我這邊吃東西, 會用比的點菜,我雖然聽不懂英文,但偶爾在店裡剛好有附近銀行上班的客人在現場用餐,他們就會幫我翻譯。我剛接手經營這家店的時候,對面冷飲店只有週末開,現在已經天天營業了,這顯示出最近因為觀光客的關係,營運比較好。

但應該是市政府與億載金城的藝文活動,把活動人潮的效應分散掉了,最近感受到假日人潮似乎沒有像之前那麼多。我們附近店家的消費人口,除了平常住戶與上班族,就是文化中心的假日人潮,所以如果有活動,氣氛也會變得熱絡,自己的小朋友也會過去欣賞,好像活動量比較少,假日人潮就會大概掉了兩成左右。不過六月份時有場音樂會活動,人潮變得非常多,大概是最近最多的一次。

就我的觀察,文化中心的對面就是公園,整個環境面來說,如果藝文活動可以更精緻蓬勃一些,附近的住戶也可以參與更多。像現在已經有這麼多樣化的客源進來,所以我希望
未來的文化中心可以有更多活動與事件發生,藝文活動的種類可以再多元一些,吸引更多人來參與。




希望它未來可以成為藝術村的形態
口述|李英綺 / 在地學子,文藻外語大學二年級
文字、攝影|佟孟真

因為小時候學舞,我從小六到國高中時期就常常在文化中心的假日廣場演出與看表演。之後比較大型的表演經驗則是跟蘭陵舞團的學習與合作,約莫有三年的時間,每一年都有展演呈現,加上自己舞團的發表,半年大約會看三到四場舞蹈。其實舞蹈與戲劇我都很喜歡,比較常接觸的是台南人劇團與那個劇團,也會嘗試觀賞其他不同類型的戲劇。

這些年來,我覺得臺南文化中心外觀上沒有太大改變,但表演藝術欣賞人口近幾年有增長的趨勢,節目上也多了一些跟國外舞團的合作或正式大型演出。不過演藝廳規模可容納的人數還是不太夠,以前學校演出會有家長一起來欣賞,但常常無法容納所有的學生與家長,所以希望座位數可以再擴增一些。

未來的文化中心,我希望它可以是一個藝術村的型態。除了平常的售票演出,周邊也可以有很多開放式的表演,包括街頭表演的形式,提供有才華與表演慾的人演出的舞台,讓欣賞表演一事更融入生活,這樣對南部觀眾來說可以顯得更親和一些。文化中心目前主要為舞蹈與戲劇表演者開放,對美術繪畫等類別來說感覺較少,如果國內有些美術館已經開始融入展演形式,文化中心也可以朝向藝術村的概念發展。


(本文刊載於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14年9月號與臺南文化中心30週年特刊)

新台灣壁畫隊巡迴展五年 「蓋白屋」豐收落幕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文、圖|佟孟真

走進聞名已久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因為首度拜訪而感到汗顏。營運長蔣耀賢已經在辦公室等著,辦公區域內同時也有一大票年輕人正哄哄忙著,原來今天有電影拍攝工作在廠區進行,而我還因著方才外頭的日曬高溫頻頻拭汗。從「新台壁」(新台灣壁畫隊)五年來在國內外下鄉移地的巡迴創作壯舉,直至這場「落幕展」的宣告,這底下踩著的土壤彷彿仍高溫不退。

源起於2010年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新台灣壁畫隊」由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與藝術家李俊陽共同發起組成,針對時下繪畫語言提出對台灣圖像風格的自我省思。當時藝術村正舉行「蓋白屋」藝術論壇,對應新台灣壁畫隊的概念後因而演變為「蓋一間白屋」的實踐行動。就這樣,「新台壁」與「蓋白屋」在之後的五年,由高雄策展到下鄉雲林、台東、台南、高雄、台北進行移地創作,在李俊賢針對新台壁所提出的「發揚書寫精神」、「進入社會實境」、「回歸人性本質」與「累積藝術文本」藝術意識中,前後共聚集了300名藝術創作者與500名義工,進行國內外9場移地創作、18場社區創作計畫,其中包括了在日本東北311海嘯後前往災區駐地創作的藝術陪伴計畫,以及318學運期間在立法院前的太陽花創作計畫,以藝術串連的方式在所到之處發揮熱力,也貢獻心力。

這次從累積五年的各地創作中挑選60幅畫作,特地重回橋頭糖廠藝術村舉行「落幕」,問起為何需要特地舉行落幕概念,只聽蔣耀賢說著「雖然很累,但要再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做,只是當初真的沒想到它會延擴成這麼大的效應,還真的到了義大利」。隨著對創作團隊的期待與委託情事越趨繁多,「新台壁」終究需要一個光榮的退場計畫。落幕展當天,從日本策展人垂水英司與萬畫館館長西條允敏等人特地組成「白屋歸鄉訪問團」來台祝禱之舉,便可知道不斷拆屋移地再蓋再創作的「蓋白屋」,早已深深建立起無法摧毀的跨(在)地情誼。

正當準備客串入鏡的蔣耀賢臉上被塗滿白粉等待開拍之時,他一邊被化妝師要求不要皺眉一邊生動描述在日本災區移地創作的深切感觸,我突然說出了「等高譚市民哪天需要時,新台壁可能又要復出了」,「不,我們可不是超級英雄」蔣耀賢急忙說道。「但你們所到之處都重新點燃在地的那把火」,這次,他沒有否認,倒是沈默幾秒後肯定地點了個頭。當天他扮演的是一位亡父,臉上有著吳天章影像風格的粉墨,劇中沒有對白的他,在鏡頭外早已出版了一本記錄橋頭糖廠藝術村12年來的「萬言書」。我想著,點頭和起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9月號〈南部觀察〉)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片斷擾動與集體敘事: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側寫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丁麗萍(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文|佟孟真  圖|徐啟桓、葉子啟提供

有關台灣行為藝術發展的歷史進程,最早的相關展演可回溯至1973年謝德慶在台北市溫州街公寓發表的第一件行為表演《跳樓》,當時的他從二樓跳下也受了傷,隔年在美國跳船後自此展開異地的藝術實踐,而行為藝術在台灣則到了90年代後才漸為大眾與當代藝壇所接受。[註] 兩年前謝德慶回台出書演講與紀錄片《凝視瑪莉娜》來台上演引起的熱潮,似乎開始一陣對行為藝術的關注與討論,然而時至今日,可以辨識行為藝術與表演藝術其中分際的觀者仍非普遍。一場2002年行為藝術工作坊的參與,讓原為文學背景的葉子啟從此走進行為藝術表演領域,隔年她成央u阿川行為群」,至今多次策劃本土與國際性現場行為活動,2009年的「在路上:阿川國際行為藝術交流展」分別於台北、台東、台南、高雄舉辦,亦為國內首見之長時(durational)行為以及集體行為。

今年由「阿川行為群」再度策劃的「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邀集國內外共十八位行為藝術家包括 Irma Optimist(芬蘭)、Jaokim Stampe(瑞典)、 Chuiya Chia(馬來西亞)Sinead O’Donnell(北愛爾蘭) 、Pawel Gorecki(波蘭)、Efi Ben-David(以色列)、Lewis Gesner(美國)、蔡青(中國)、 丁禹仲、丁麗萍、宇中怡、林季怡、阿道.巴辣夫、紀紐約、晁瑞光、葉子啟、葉育君與劉寅生,共同聚集於台南吳園公會堂與安平鯤鯓海岸進行個人與集體現場行為表演。展演前由北愛爾蘭藝術家Sinead O’Donnell所帶領的工作坊,吸引不少劇場背景的學員前來參與,包括資深劇場前輩卓明(林啟星)亦在其中。參與學員成果發表之日引起不少迴響,藝術家Sinead也在個人發表中與學員張婷詠共同攜手合作。

行為藝術展演所帶來城市空間的片斷擾動,是一種由內部境況外延至現場的挑戰實踐,無論是丁麗萍即興肢體所帶來的感官衝突與哲思、晁瑞光將一袋海邊拾得的廢棄物倒出排好所需要的等待(或主動上前協助可縮短的)時間、葉子啟在路口斑馬線以上下鋁梯時間為單位的「過馬路」時延方式、宇中怡在懷孕意象下帶來不斷漲滿的氣球張力、丁禹仲測量與觀者間的親密距離等,都在當下給予最直接的感官直覺挑戰。來自芬蘭的數學家同時為知名行為藝術家 Irma Optimist,在海邊的集體行為展演中以魚網纏繞全身俯躺於浪沙邊際,忠實表現如逢困頓又呈自在冥想狀的身體 ; 葉育君以草帽比基尼的休閒裝扮面對大海朗誦《台灣史新聞》,無情緒的聲調對應著顛沛流離的海洋島國史,在Jaokim和Chuiya共同撐起的旗面以及一旁來自東部參與者圍繞跳起的浪花歌舞中,彷彿寫下了一頁極具參考價值的台灣行為史。

[註] 類型可參考姚瑞中所寫的〈台灣行為藝術發展的幾段歷史進程〉,收錄於今藝術150期 ,2005年3月份。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8月號〈南部觀察〉)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葉育君
(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Sinead O’Donnell(北愛爾蘭)與張婷詠(台灣)聯合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紀紐約
(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Jaokim Stampe(瑞典) 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Chuiya Chia (馬來西亞 / 瑞典)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Pawel Gorecki
(波蘭)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葉子啟(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Irma Optimist
(芬蘭)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阿道.巴辣夫(台灣)海邊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 Sinead O’Donnell(北愛爾蘭) 海邊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葉育君
(台灣)海邊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宇中怡
(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2014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丁禹仲
(台灣)個人行為展演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在這藝術聚落間 :321巷裡的平行觀察(上)(下)


藝術家工作室悠閒的午後


文、圖|佟孟真

時間停在去年一月的新聞畫面中,李安回台宣傳,在台南市長的邀請下回到自己兒時居住的日式宿舍群參訪。他講起兒時趣事、鄰居樣貌、固定吃的40年麵攤、已被拆除的州長宿舍比起一旁的日式老建築更來得落落大方。

再倒帶一些些,我正坐在國家戲劇院的舞台前,那齣後來巡迴加演的知名舞台劇在首演時的確讓我默默流淚,對應著的是家鄉裡那座全台最大眷村的兒時記憶,爾後回來時已被完全拆除,今年底即將成為知名集團的商業腹地生活圈。然而我並不曾住在那裡,我只是深深記得國小要好的女同學,她那張放學後老是要先回家去看爺爺的面孔。


一種平面的高度

比起公寓與透天高度的居住經驗,平房內的身體移動感仍舊讓我感到貼近與真實,它常常可以成為一打開就是錯落的拼貼人造物或是一跨出就可以回應自然野性呼喚的場域。那天走進321巷聚落[註]的蔚龍藝術,以為過了開放時間,向內呼喊後等待辦公室人員前來開門,經理陳柏羽也揮汗從後院走來,她正在整理雜草堆燒落葉,勞動過後看來神情愉悅。蔚龍藝術可說是藝術進駐計畫中花費相當多心力整修的單位,陸續接待近十位換宿打工的旅客,也舉辦大小展覽講座活動,空間舒適自然也頗富情趣。旁邊兩家影響新劇場與台南人劇團的空間使用以辦公、排練為主,再走到對面巷子則有更多貌的空間變化,區間的老樹被保留,大片樹蔭緩和了更多匆匆拍照打卡的腳步。

林岱璇與林玉婷所進駐的宿舍成為最獨特的藝術家工作室,堆起的紅磚窯既是落葉歸處也是翻烤美餚之所,後院有著親自整土種植的菜園和一旁曬著棉被的竹竿架,房屋內部擺設精簡,角落有著剛打底的畫作與食物模型作品,其他則保留大部份原貌,脫鞋後踩上那些微高度的木質地板,微風徐徐而來時真是舒透極了。


                    藝術家工作室後院曬被一角

       藝術家林岱璇與林玉婷為巷弄角落打造的作品


             郭柏川故居內仍保留原來空間樣貌


郭柏川故居前院的水缸,為郭柏川友人於中國買回置放至今。


  郭柏川故居庭院植物皆為當年親手所種

一段豎立的歷史

爾後的媒體效應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週末是小家庭與年輕學子出遊走逛、 週間是婚紗業者與過路旅人駐足取景的最佳巷域,但問起在這聚落之前的主人們,仍有絲絲牽掛濃情在此伴生滋長。林岱璇提到進駐一年多期間,前屋主與太太曾經回來探望這居住40多年的房子,原本太太因擔心觸景生情而站在巷外等候,後來兩人強忍紅著的眼眶受邀進屋,看著更動的角落仍憶述原本樣貌,也提到當初確認搬遷時,國外求學的孩子特地飛回記錄屋景。陳柏羽則曾幫助過年期間來拜訪前屋主的學生重新取得聯繫,平常也會幫忙保留信件,待前屋主全家特地回來探望看展時交付,他們曾經三代一同回來,並在煥然一新的展間中留下一張全家福。

這裡存有的不僅僅是一段日軍步兵官舍的歷史,在這藝術聚落間,屋下有著更多近半世紀教育工作者養育成家的縮影,延續著土壤裡的質地與厚實。


              蔚龍藝術-佳苳樹房 (
蔚龍藝術提供


  蔚龍藝術-玉蘭花房
蔚龍藝術提供

一段共築的風景

承襲了這片教育工作者所養成的沃土質地,321巷裡的部份工作室也開放作為藝術創作學子的展覽場域,日前在蔚龍藝術與林岱璇x林玉婷工作室裡剛舉辦完《尼龍檸檬黃》與《來我家吧》聯展,分別為臺南藝術大學碩博生作品的聯合發表。而因著週間人潮與成本考量,各家自訂的開放時間並無統一,雖然帶來部份民眾的不便觀感,卻也難得讓藝術聚落保有獨立自由的工作空間。

來自台北的「風景好」團隊,以旅行、攝影為核心概念,進行攝影交流、經紀、寫真集出版等推廣工作,原先規劃於此舉行攝影展覽、工作坊與交流座談,一年多來進行目標亦與預期相去不遠,不過在盈虧狀態壓力與老屋維護不易的考量下,將於今年約滿後選擇讓出。負責人林品君表示,一年多來多虧有台北與台南團隊對空間經營的義務性幫忙,從一開始將廢墟重新油漆、打掃、修繕、採買,到現在展覽空間的執行維護、媒體招待等庶務,常常不計回報地自發性照料。除此之外,參觀民眾到了該空間拍照留念後,更有一些朋友默默捐款、出借電風扇、桌椅、甚至棉被出力支持,這些都是目前在泰國工作的她最感謝的對象。雖然喜歡這個城市,林品君也期待地方政府能更多思考藝術聚落的資源整合與規劃初衷,讓文化底藴濃厚的台南可以真正落實自身形象。

                   聚作聯合工作室空間一角

「聚作」蘇小夢、辛綺芬、李亮、陳囿廷與黃崇堯所組成,圖為連日雨後正在整理後院的夥伴

聚作聯合工作室成員勞動後的休憩,正與幫忙的鄰居小朋友閒談。
一群聚作的夥伴

在以團隊為主要工作模式的聚落裡,一群由不同領域卻對生活工藝有著共同理念的五位成員打造了「聚作聯合工作室」空間,這群由金工藝術家蘇小夢與其學生、友人組合而成的夥伴,來自出版、創作、影像、電子工程等不同背景,卻因一堂社大課程而聚集開啓這段美好合作關係,白天各自工作,下班與週末便輪流在此整理、生活與休憩,「聚作」像是展場也像是客廳,有時更扮演教室的角色,不定時邀請各型態藝術創作者來此開設工作坊與展覽,被喻為「最友善的空間」,連鄰居的小朋友都會在週末來空間義務幫忙除草等雜務工作,勞動的美學觀就在生活平實中做起。

而321藝術聚落裡更隱藏一段重要的台灣美術史,前輩藝術家郭柏川在40年代從北京回台任教後,便與全家定居於此。去年在女兒郭為美的精心修繕維護下,「郭柏川紀念館」裡保留了生前作品與原來空間的植物生態樣貌,十分可貴。目前紀念館由「城市故事人」與「那個劇團」代為管理,每週皆有郭為美親授繪畫課程與熱心志工的專程導覽,由地方巷弄的歷史故事說起,重現土地變遷的歷史精華。

回到前一篇所提到的前屋主們的故事 [註],聚落裡至今仍有教授太太不定期回來義務整理後院花園,去年更有曾經駐守這裡的日本老兵與家人回來探望流連,這樣的情感牽掛或許獨立於這藝術聚落之外,卻永遠停留在這難捨難分的「家」。


[註] 台南市公園路321巷原為日軍步兵第二連隊官舍群,國民政府來台後由教育部向國防部租借作為成大教職員宿舍,2012年由國防部收回,巷內10棟宿舍已列為市定古蹟。目前由台南市文化局團隊推出「321巷藝術聚落」計畫所徵選的7個藝文單位進駐管理,今年底已達進駐期限,將再開放徵選。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6、7月號〈南部觀察〉)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只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座生態系

308全台廢核遊行追加臺南場,圖為行經赤崁樓的在地藝文工作者
(攝影:李立中)


文|佟孟真

這座島嶼上的人都十分忙碌也十分用功。在資訊分享的平台上,我們不願休息,也不願成為最後知曉的使用者。頻繁增生的事件使得我們異常疲勞,來不及回溯歷史的同時,下一處恐怕是最後一根稻草的事件又開始讓每個人如臨大敵。這就是國家機器近年發行也很常出的生態包,包款常是新瓶舊酒,遠水救不了近火,在脆弱的意識形態標籤包裹中,這座島嶼森林就如同被宣布得到遺傳基因式的地中海禿般,由局部開始逆襲,提醒我們島嶼毛囊正面臨萎縮纖維化的不可逆危機,而我們面對這塊土地的歷史有時還真的讓它輕如鴻毛去了。

藝術家在社會時事運動洪流中該如何參與以及被呈現,一直是不太容易拿捏的介入角色。 前陣子,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正於臺南舉行首展,走進展場之一的新營文化中心可以看到陳澄波在三O年代的上海以濃墨線條描繪戰火下的斷垣殘壁,忠實記錄動蕩時期的城市景觀,表達其藝術創作的關懷立場。八O末解嚴後吳天章曾繪製了《蔣經國的五個時期》與《四個時代》,精簡描寫威權者的統治性格,而二十年後的現在,領導者肖像意涵在立法院主席台上又有了新解讀,陳敬元在議場裡的作畫寫生成為現場高壓氣氛中的安靜流洩,在起筆與結束中見證與之同在的時光 ;  而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的學生發起的「藝術人在立法院」藝術行動,以空畫框完成一幅幅質疑體制框架的影像,以及隨後由院長帶領藝術家編輯發行的宣傳刊物「報民」,皆展現了藝術創作者面對在當代無法避免的議題時所露出的發聲位置,是繼樂生、文林苑、大埔、反媒體壟斷等包款後,藝術家展開更實質的拒收實踐與白血球精神反應。

由臺南藝術大學尹睿蔙、許瀅真、張孟婷與陳姵臻發起的藝術行動(劉紀彤提供)

由臺南藝術大學尹睿蔙、許瀅真、張孟婷與陳姵臻發起的藝術行動(劉紀彤提供)


南榕廣場命名爭議後,學生社團「零貳社」挑選鄭南榕逝世廿五周年於廣場舉行揭碑儀式
(攝影:李旭彬)



南榕廣場命名爭議後,學生社團「零貳社」挑選鄭南榕逝世廿五周年於廣場舉行揭碑儀式,兩天後由校方移除。(攝影:陳怡如)


隨之而來的,還有南榕廣場命名爭議事件的挫傷檢視。在校內社團活動舉辦中,一群藝術家集資作成一塊大理石作品《南榕廣場碑》,以弔唁整場事件的落幕,兩天後遭校方依規定移除。而由宜蘭縣政府與鄭南榕基金會合辦的「我主張—尋找南榕藝術展」,在宜蘭與臺南發起一連串的藝文活動,包括影展、演唱會與藝術展覽,邀集各域藝術家以攝影、錄像裝置、平面繪畫、複合媒材等創作形式回應展題,透過不同論述對時間與事實的裂縫提出觀察想像、對話與詮釋。如果讀者認為上述是為特定立場的表述,那麼筆者在一週截稿期間所網逅的還有南鐵東移、農藥廠進駐新化農業區、三義外環道工程、收費員佔領交通部、核廢料儲存於中壢等包款品項,像是全身酸痛的老化軀幹般,無法休養生息,還得繼續疲於奔命,以口耳相傳的方式盪過整片落髮危機的森林。

「只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座生態系,我們的島嶼就是一座生態系,不是只有當地人會吃到毒蚵,也不是只有當地人才會吸到飄散的空氣,而海終有一天會將她無法消化的物事,重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我們得想辦法,捏熄那個始終在島民瞳孔中,熊熊燃燒的恐懼。因為,人類越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複雜的運作體系,就越證明此刻是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時代。」這段吳明益在《溼地 石化 島嶼想像》書中的序文,在百廢待舉中提醒了螢幕 / 紙張前的你我:


這座島嶼,就是我們的身體。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5月號〈南部觀察〉)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遍地開花 蔓藝共生 ——臺南新藝獎與城市新風貌

  
                         林佩穎 x 木子到森   

  
                        徐夢涵 x 台南風景好321

                                                                              
文|佟孟真    圖|賴依欣、佟孟真


十多年前的台南,街頭上還有著九O年代的生猛不羈,二輪片戲院生意火熱,唱片行是補習班建築林裡的綠洲,年輕學子的週末不是往火車站周邊擁聚就是在中正路商店街閒逛,覓食方式通常就在附近可到的好吃店家,無所謂追食風潮。至於今年底即將要執行爆破拆除的「臺南中國城」,又是八O年代初更幼時的記憶了,地下街小吃店不復以往擁擠熱氣而早已成為治安死角,通常繞過去到了建築體後方,又可以買票進入觀賞兩部片,這種與不適共存仍自在的方式似乎算是台南人的共同經驗,也是後來城市精神體現的關鍵。後來北上求學工作多年,五年前因體內意識召喚而回到家鄉土地,那時的移居鮭魚潮尚未成形,展覽空間亦屈指可數,民眾所能接觸的當代藝術仍然有限,之前因工作接觸到的藝術收受模式回到這裡突然像是歸零出發,透過生活與磨合的不適重新與這座城市律動呼吸,緩慢也鮮明了起來。


人聞土壤

通常是一群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人,聚集,接著開創出一股新氣象,然而在這塊人文沃土上從來都不是速食可攻的。海安路的藝術造街計畫早先緩解了這座城市的不適,接著成為民眾自在的走踏空間,閱讀親近的視覺元素,再轉往鄰近畫廊與酒吧初探當代語彙。由於空步調特質與近年影像視覺的偏好,這座城市開始湧入翻土造藝的工作者,加上都市空間的因應微調,幼時玩耍衝撞的巷弄氣息一躍成為城市氣質的代表,而如同它在緩慢改變裡所保留的歷史時光,傳統行業與新藝文化的氣息相融成了這座有機形體的蔓藝之道。

隨著展演形式的多元,去年首辦的台南新藝獎以城市特質思考,欲跳脫傳統單一觀看模式,開始以獎項機制的展覽介入畫廊、替代空間、古蹟老屋與商業店家等大眾場域,將徵件評選出的二十位新銳藝術家分別媒合於二十個不同性質的空間展出,並選出六位得獎者於台南藝博會的飯店空間與第一線市場機制接軌。相較於第一屆由評審統籌媒合的方式,今年邀請草埕藝術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賴依欣擔任策展人,藉由其策劃兩屆「駐市計畫」的在地經驗,規劃媒合入圍作品,透過空間關聯與形式呈現出作品力度與內涵。由於正值回暖三月,賴依欣以「蔓藝 • 共生」為主題,展現當代藝術似藤蔓般於城市巷弄空間中萌芽生長,象徵藝術的參與及延伸,也呼應近年眾多藝術愛好者於此地展開不同空間的百花齊放,為歷史人文底藴的台南積累出獨特的城市風景與精神。


  
                    陳佩歆 x 1982 Life House   

  
                       黑雞先生 x 么八二空間


                                                                    
藝地新造

要從兩百多份的投件評選出二十件作品對於評審團已屬不易,而更費思緒的在於如何有效溝通協調二十個空間業者與藝術家間的合作呈現,並達到默契共識,賴依欣坦言過去策展經驗中多半可站在藝術家立場共同討論空間形式上的呈現,從而延伸完成計畫,但此次因獎項策展機制,事前作品與空間規劃需仰賴平面影像與設備條件的反覆確認,在尚未見到原作前必須低調保密、克服技術問題且獨立完成媒合工作,考驗著眼力智慧與行政能力,亦是難能可貴的磨鍊經驗。

此次台南新藝獎合作空間含括商業畫廊、各類藝術空間、文創與古蹟空間,入選的二十位新星藝術家媒合成果有蘇郁嵐x索卡藝術中心、黃彥超x德鴻畫廊、郭芃君x 東門美術館、黃錦華xB.B.ART、黑雞先生x么八二空間、楊嵐茵x兩倆、陳宗勳x鳳凰特區、張景泓x馬門藝術空間、陳佩歆x1982 Life House、黃華真x佳佳西市場旅店、林佩穎x木子到森、黃可維x有方公寓、陳怡如x拾叁、宋佳璇x十八卯、廖彥涵x聚作聯合工作室、黃建寰x321蔚龍、徐夢涵x台南風景好321、黃伯勳x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張子晴x知識官邸、蔡幸芳x夕遊日式宿舍,其中優選六位藝術家黃錦華、郭芃君、黃可維、徐夢涵、蘇郁嵐、黃彥超於此屆台南藝博會中與畫廊合作展出。賴依欣認為,台南藝術獎的精神在於藝術與大眾關係界限的消弭,是一種視覺空間的經驗衝撞,也讓藝術家打開對作品情境的想像,「這次很多空間都允許藝術家作現地創作,例如1982、么八二空間等。很感動的是這些藝術家,因為難得在不同調性的空間展出,反而能夠放手一搏在空間中做戊怞n呈現。這跟以往經驗有一點相同的是『因地制宜』的特質,也是我想像中的台南精神,一種『路是人走出來』的硬頸精神」。


     
            楊嵐茵 x 兩倆                               黃建寰 x 321蔚龍




落地深根

在這些城市點線空間遊走亦不難發現一個共同精神的體現:郭芃君曾在此地創作四年,以色彩旅程概念重新詮釋台南街景與建築樣貌 ; 張景泓五年間記錄台南各地王船祭慶典的超現實影像與疏離感 ; 林佩穎回歸日常生活的樸實精神,以鍋碗瓢盆等鐵件器皿拾撿歷練光芒 ; 在台南完成學業的陳佩歆回北家鄉,歷經階段意外後再度審視自身意識執筆創作 ; 在日式宿舍展場的歷史感中,早期以甜美姿態為形創作的徐夢涵現轉換為對生命觀點深沈拉扯的自視 ; 黑雞先生帶有批判與行動特質的塗鴉作品,表現自身所處環境與主流價值框架的衝撞等,而這些展出空間的蛻蝒怚蝳h為移居落(在)地的夢想實踐者。或許台南新藝獎的精神與特殊,就在於其不提供獎金而提供與展演市場機制接軌的實際性,以及在日常裡亦可遇見磨鍊精金的價值意識,空間者與創作者所交織延伸出的故事,如同早期台灣
電影中寫實平凡但微微擾動的片段,只是觀者或許得先卸下視覺糖衣,才能體會這城市仍生長蔓藝的原因。

(本文刊登於
《今藝術》2014年4月號〈南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