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人物訪談:黃敏俊-秋刀魚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小簡歷:
1971 生於台灣台北
1984-87 創作、寫生性獎項約五十多件
1988
中日美術交流展特優獎
1989
台陽美展入選
1989
台北繪畫創作特優獎
1990
台陽美展優選
2003
與妻成立秋刀魚藝術中心


問:之前看到您的作品,最喜歡自畫像的那一幅,心想自畫像呈現的為什麼是耶穌的形象,以為是因為信仰的關係,因為要效法耶穌。一貼近黃老師,才恍然大悟真的是您的自畫像(),您很強調在作品上對於光的呈現?
黃:()對,光在作品的呈現部分,現在人不太重視這一環,身為一個藝術家,我想要自己了解,而不是都是老師給的,不是課本給的,所以我要從寫生開始。


問:能否談談您踏入藝術的起源?
黃:我的路比一般人不太一樣,從小學就開始比賽、校外比賽,小時候兩三歲就跟著哥哥畫東西,畫立體的東西、有透視感的,就開始畫車子、房子,又想說自己很喜歡旅行,所以把車子畫成是休旅車的感覺,然後畫成連結車,裡面有很多的設備,可以開著到處去玩。因為感覺到家裡很小,所以畫車子可以滿足我的想像,這是我開始涉略繪畫的部份。跟著哥哥一起畫到國小,三四年級時就開始畫教堂,教會的書刊上面有教堂的照片,就把那些照片剪下來畫成作品,貼在我家的一面牆上。五年級時比賽也得獎,我把國小五年級是當作是繪畫的開始,所以到今年是第25年。


國中時我遇到一位很不錯的陳舉海老師,他找一些對繪畫有興趣的同學加入美術班,他很特別,把我們當是他的小孩,午休時間沒有休息,來教我們畫畫,晚上有時去他家畫,也請我們吃飯。平常不只教畫畫,也教我們人生的道理,因為遇到陳老師,我有很大的改變,國中比賽大概有五、六十張的獎狀,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最重要是跟老師相處時,他講了很多事情,也傳授很多繪畫技巧。國三那年參加世界兒童畫展得到特優獎,擁有保送師專的資格,但我沒有很積極的去了解,當我想到要保送時,報名時間已經過了,所以就錯過機會。我想說自己這麼喜歡畫圖,如果不念復興的話那麼就先去工作賺錢,但爸媽反對我去讀私校,因為學費太貴,希望補習一年再考公立的,不過我沒有這麼積極,一方面因為我不是那麼想當老師,一方面也是逃避,所以就找了工作,一個月後媽媽知道我還是很喜歡繪畫,後來陳老師便帶著我去跟校長談,校長就同意我進去復興讀。過了一年,我的成績不錯,但覺得都沒有學到東西,二年級幸運地遇到潘朝森老師,他在復興是很有個性的老師,跟你講的觀念很不同。那時候學長出去工作,在外面是高薪,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朝向那樣,遇到潘老師我才知道,那不是重要的。

高三是我最失意的一年,我改變畫風之後,學校不能接受,所以那年作品展很少,因為老師要依循以前的傳統,你看以前那些年鑑的作品幾乎都一樣,而我不喜歡這樣的畫圖方式,也受到很大的挫折。後來我就決定不升學,那時就決定,我要一直辦展覽,要有自己的畫室,有機會要到國外學習,就這樣地立下志向,一直到現在的學習,自己買了一塊農地、開始規劃、開始蓋工作室。那時候也接了室內設計,我覺得室內設計跟藝術是接近的,只是比較商業,繪畫時我喜歡用自然光畫圖,這也是我追求光的因素,我喜歡在白天時作畫,把窗戶打開,讓自然光進來。

問:能談談您在媒材上的轉換嗎?
黃:早期我有畫水墨,在學校裡也有畫一些水墨,為什麼沒有用水墨當媒材,是因為覺得水墨的素材太狹隘,以目前要講我的理念時,水墨就變得不太適合。我也有用保麗龍板去作畫,我用保麗龍板去畫山地,也用水墨繪畫,短時間我以油畫為主,最近也開始規劃可以做雕塑的地方,我也去北藝大做雕塑,2000年蓋好了工作室,自己慢慢蓋、鋪水泥、貼磁磚,很多想法師傅沒辦法理解,我就自己來,留了很多空間,可以做很多的不同的嘗試。我自己設定的創作是藝術工作,不只是繪畫工作,所以可以很多元化地呈現,不只是侷限平面的東西。

問:何時開始專職於創作呢?
黃:六年前,我開始轉入專職畫家,在32歲開始轉入,原因是我太太和岳父的關係,那時岳父建議我們可以開個畫廊,我們就決定開畫廊給太太經營。當初我想有個畫室可以創作就好,後來因為太太,所以就開了畫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轉變。畫廊換個地點之後,也開始有一些進展,很多來看畫的人都很喜歡這裡,一坐下來就不想走了,這也是慢慢建立起來的。

我從要做專職藝術家開始,便開始規劃過程,就從現代畫的開始也就是印象派、從色彩開始,也不是老師教的、也不是書本寫的,就利用這種特性去畫它,類似像解碼的方程式,把色彩解放開來用畫刀畫,因為畫刀最能表現色彩的原色。後來我去找顏色原料商聊天,他們很懂得顏料的特性,也講了一個很重要、但是我不懂的東西。他說原色不是我們認為的三原色,原色之所以為原色,是因為他們在放黃色、紅色、藍色時都不能調,但還有一種不能調,也就是綠色翠綠色。大家都以為可以調,但真正的綠色去從玉萃取出來的,翠綠不是藍色加黃色所加出來的顏色,藍加黃呈現的是黃綠色,所以我就直接拿翠綠出來畫,翠綠加紅色會呈現有點偏藍、有點偏紫,但那種藍跟紫是接近自然的藍跟紫,而不是接近色彩的藍跟紫,這跟我在自然光底下的藍跟紫、跟我們顏料直接畫上去的藍跟紫不同,所以我就用綠色去畫。

我認為綠色是最穩的,可以很清晰、也可以很暗,我純粹用三個顏色,上了綠色等一個禮拜乾,再疊紅色上去,有時後乾、有時候沒乾,隱隱散發那個藍色,等光線再暗一點時,藍色就會更明顯,而且這種藍的感覺跟顏料的藍不同,這種藍是退後進去,平常的藍是往前進的感覺,就是會搶了眼睛、會很炫麗。眼睛裡看到的藍色感覺,其實是接近黑暗的,小時後的藍天白雲是我們的既定印象,藍色的感覺不是藍色,而是接近黑暗,大自然底下的藍是因為背景是黑暗(外太空),而當你看到天空越藍,表示光線越強,光線越強時把外太空襯托出藍調,而不是顏料上的那種藍色。



有用藍色顏料:黃敏俊,海濤,53x45.5 cm,油畫,2006 


       不用藍色顏料:黃敏俊,天堂,130x162cm,油畫,2007

問:以前上的色彩學是說,我們眼睛裡看到的顏色表現,其實不是物體原本的顏色,而是它把要的顏色吸進去之後,再把不要的顏色反折出來讓我們看到,就成了我們眼睛定義的色彩了。
黃:但這種理論是錯的,如果照你的理論,直接用紅色來畫圖,為什麼畫不出光的色彩,為什麼色彩還需要一個色環,如果照這樣說,光的色彩跟主色顏料的顏色應該要一模一樣,但我覺得這理論是錯的,因為課本給的不一定是對的,你要自己提出問題,看看有藍色感覺的地方,它的背後是什麼,當它背後是黑暗,表示藍色接近黑暗,你看我這種綠,這種在光線底下是綠色的綠,但光線暗一點時,綠色看起來就是藍色。








問:您開始投入研究色彩之後,自己摸索出來的理論,跟一些藝術家討論過後的心得是?
黃:看過我的畫的人,跟我聊過以後大都可以認同,但如果是片面來看展或只透過展覽資訊,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一定要我來解釋才會懂,我現在也是在整理,希望能夠出一本書來讓大家了解,甚至是辯論。例如彩虹的顏色以前大都認為是七彩,現在也有人認為是六彩,就是對「靛」色有存疑,現在也有教科書把「靛」色拿掉了,如果彩虹的七色是真理,那照理說應該不能變動。我觀察彩虹之後,發現有三種顏色是最亮的,也就是亮紅(接近橘)、黃色、翠綠,其它顏色都是細微變化後的,也就是變暗的過程中所出現的色彩,所以這樣算是原色嗎?這就是我為什麼會提出來「光的三原色」之說。













所以用「光的三原色」所畫出來的色調是非常接近自然的顏色的,這個也可以留給大眾來辯論,聖經裡也沒有提到彩虹有七彩,但有提到「三光掩蔽」。「三光掩蔽」似乎被解讀為星星、月亮、太陽,但我認為不是,這好像有點顛覆教義(),為什麼不是?因為星星、月亮的光都是太陽所反射出來的,只要太陽不見了,其他就不見了,所以「三光掩蔽」似乎不能被解讀為星星、月亮和太陽。但在太陽裡有三種光色的特性,太陽光是一種大光,是有生命的,因為神就是光,光就是生命,是跟神連結的。而在基督教義裡,神的呈現也有三種位格,也就是聖父(上帝)、聖子(耶穌)、聖靈,這三種位格剛好與我現在研究的紅、黃、綠三種色彩是很像的。













綠色是所有色彩裡最純的,顏料製造商也知道這點,其他顏色的雜質都比綠色多,所以我把這樣的特性比喻為真神,因為綠光裡面也是最純淨的;紅色的特性比喻耶穌,因為祂流出寶血洗淨我們;而黃色代表一種活潑,比喻為聖靈的自由運行。所以我研究之後,便發現它是可以跟信仰、科學結合的,當然這還是有空間一起去討論的,我認為藝術家的工作也是包含了科學、哲學、宗教在裡面。








問:這些深入的研究大約花了您多少時間?

黃:有六年了,但是我從國小時就開始寫生,雖然看起來我的作品是種繪畫呈現,但我在做的是一種藝術工作,探討很多的事情,畫作裡看起來或許是寫生,但裡面隱藏了很多的訊息,如果不講,很多人一定以為「這個早就是過時的東西了,你現在還在做這個?」,因為畫風景很多人會認為你沒有想法。
問:但身為一位年輕藝術家,您已設定自己是流傳美術史的藝術工作者,並有規劃個人美術館的構想,且正逐步進行中。您的規畫是很明確的,也提出新的色彩理論。


因為我希望美術館裡不是只有呈現繪畫作品,而是能夠呈現觀念給大家,如果我現在不規畫,或許未來也不會有人替我規畫。我規畫好了之後,如果未來可以捐給政府或成立基金會,這樣才有一個開始,政府也不用花錢,只要維護就好,會比較樂意去推動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希望自己先開始做。現在如果有一點收入時,我大致上都是用在建立這方面,用在繪畫材料上、蓋畫室,或做美術館的準備。


問:所以藝術背後的精神對您應該有更實在的意義,之前學學文創舉辦的「感動義賣鼠」創作,您畫了秋刀魚的意象在上頭,這對您來說是一種?
黃:秋刀魚對我來說是有意思的,在我25歲那年辦了第一次個展,就是展了秋刀魚。在我周遭中很容易碰到秋刀魚,因為媽媽喜歡吃魚,所以餐桌上往往會有秋刀魚。有天我突然把秋刀魚從餐桌拿到我的畫室去畫,創作了第一張秋刀魚的畫,而那張秋刀魚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大大的盤子、魚在中間,旁邊有一個茶壺、還有一個茶杯,裡面有點茶水,然後還有三片葉子。這些各自代表了我們家的成員,因為媽媽喜歡吃魚,而媽媽是我們家的中心,所以魚代表媽媽;我爸爸個性比較沉默,喜歡泡茶,所以茶壺代表爸爸;女孩子像水一樣,所以我用茶杯來代表姐姐;另外的三片茶葉各有大小,哥哥是長子,所以比較大而明顯,弟弟體型也比較大,唯獨我夾在中間,以前體型也比較瘦小,不容易被看見,所以代表我,這也是我的第一張創作。


秋刀魚的另外一個意思,我取它的諧音,秋天豐收而有餘,這跟聖經也有相通,所以秋刀魚是我的一種指標,因為細細長長的,有個箭頭,代表我繪畫的指標。秋刀魚的特色是便宜,但是它每個部位都給人不同的感受,我媽媽去市場搬回來一箱,一條大概35塊吧,但是你吃秋刀魚時,每個部位的口感都不一樣,有時候苦苦的、有時候甘甜,這很難得,不是每條魚都有這樣的特性。我的畫裡也呈現這種感覺,快樂和悲傷時看都不一樣,像有一本有生命的書,陪著你成長。







問:老師的畫作中,流暢感和動態凝結感(時間感)很重,這樣的敏銳度除了對光的觀察以外,這樣獨特的表現手法來自於?
黃:速度,後來我畫的李小龍(《功夫系列》),很多人以為我喜歡李小龍,而是我覺得李小龍的精神跟我的繪畫有相通之處,除了力與美之外,就是因為他有思想,他的武功是有思想的,我的繪畫是有思想的,所以我用他來做為我繪畫的引言。另外就是,李小龍是東方精神的代表,因為他集百家的武功來成為自己的東西,但是他做出來的讓大家都認為他的是中國功夫。

你看我的畫中有一些留白,是跟水墨中的留白概念一樣,我留下的白不是塗白、是留白,是讓光線去自然演繹,而我不說明,所以在繁瑣的筆觸中出現的留白,是油畫中最不容易的地方。一般油畫是堆疊、有厚度,但我在堆疊、有厚度的地方,一樣可以留白,可以很自然地呈現。這樣的留白,我沒有畫,但它要呈現、融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卻是最難畫的地方。

問:您目前著手的新計畫是?
黃:我想把目前提出的理論說明清楚,所以在去年我畫得很寫實,但不是一般的寫實,我還是一樣用很大筆的筆觸去畫寫實,這也是我的特色,想要呈現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它的色彩就是這樣,當然,我無法模擬到百分百的光色,可是可以最貼近,用綠色去代替藍色的自然感。

有次一位客人進來空間看,他經過一幅作品走向另外一件作品,後來才發現剛剛經過的地方是一件存在的作品,因為他原先以為那邊有扇窗戶,而那件作品是窗外的景色。所以我想,這樣我的目的就達成了,它是很真實的()
我認為色彩帶出遠近的感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能分辨遠近的原因不是因為透視,是因為色彩。有些人可能以為你畫風景就可能一輩子都在做這個,但是我是依循不同階段延伸不同類型的人,等我釐清之後才會跨出下一步的,不是說當代藝術流行什麼,我就會馬上做什麼,這樣可能很快可以被認可,但是也很容易被淘汰。我希望我的東西都有自己的色彩結構,有一個不變的道理之後,才不能去亂更動,不然就會顯得突兀,一突兀就會顯出錯置,現在看OK,以後卻發現有問題,因為你看不久。所以從對的色彩開始,是很重要的,不管現在以什麼當道,都要從色彩觀念開始著手才是。

問:謝謝黃老師今天做了很多的分享,收穫很豐富,期待看到您的新書!
黃:謝謝! (2009. 4 佟孟真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