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胡朝聖 - 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

小簡歷:
現為策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與台北教育大學講師、作家、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以及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

曾於2009年策畫『種子計畫1---藝術在河左右』地景裝置展、2008年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年度特展『Best of Discoveries』台灣區策展人、台北國際畫廊博覽會主題展『遊』、『既視之方』、2007年『流行的意外』、『粉樂町』東區當代藝術展、『晴耕雨讀』林銓居行為地景藝術展、『深呼吸』新媒體藝術展、2006年『共振』聯展、2005年『快感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2003年『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公共藝術案實擬虛境』、『夜視‧台北』國際錄影藝術展、2001年『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國際巡迴展等。2005年出版『魔幻城市---科技公共藝術』專書。




問:朝聖好,身為獨立策展人,目前為止是否有策劃過最滿意或難忘的展覽?
胡:其實每個展覽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很難說特別喜歡哪一個。在每個階段,不同的展覽都有它很大的意義存在,如果說是最難忘的話….應該是2007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明日博物館」與藝術家林銓居的「晴耕雨讀行為、地景藝術展」;最喜歡的則是2007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流行的意外」,以及規模雖小但力量巨大的「既視之方」MOT Arts開幕展。

「流行的意外」是我第一個主導的國際展覽,它所跨越的洲際關係,包含從北美、中南美、亞洲、澳洲、歐洲到東南亞。之所以最喜歡,不是因為洲際的橫跨關係,而是因為這當中,我花了10年的時間一直在思考與準備,所以對我而言格外有意義。特別的是,這個展覽也開啟了對於時尚的關注起始點,藝術家的整體呈現和主題的契合程度也讓我非常滿意,所以很喜歡這個展覽。

問:在很早之前就有這個展覽規畫了?
胡:對,1997年時我就開始想這個展覽,那時概念還不是很完整,正在唸研究所的我,對於整個當代流行文化的觀察、思潮,以及跨學科的應用議題,還沒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在過去10年中,我也慢慢在累積自己的能量,到了一個時間點,概念自然而然地成熟,之後也很幸運地遇到台北當代藝術館前館長賴香伶小姐,提供我這個機會執行展覽。

我做展覽的狀態,一直都處在觀察、思考的角度,有時靈光一閃就會記在心理或筆記本上,大部分的展覽,都是自己花了很多時間沉澱、累積,慢慢趨於成熟之後再展現出來的。每個案子不一定都可以天時地利人和,而必須仰賴時間的累積,大多的過程都在思考與整理,有時即使很完整了,也不一定可以馬上實踐出來。

(流行的意外-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場)
或許有些人認為做展覽不困難,在策劃過程中,可能因著某些議題的熟悉,做展覽的難度不高;但我喜歡每個展覽都可以跨越、或再往前走一步,而不希望自己處在原地踏步的狀態,所以我認為每個過程都很辛苦,也有一定的難度,也因此不管展覽規模是大是小,都很令我難忘。小展覽也會有它自己的能量跟強度,不會因為規模大小而有所差別。

問:「晴耕雨讀行為、地景藝術展」也是很早之前的構想嗎?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展覽。
胡:「晴耕雨讀」是在2002年產生的構想,當初是藝術家林銓居跟我聊到,展覽的背後要如何與社會做聯結,反映這時代的某種集體經驗、集體意識等等。很多展覽概念一開始不會太清楚,而是在執行中,透過不斷與自己思辨的過程,才會越來越清晰。

那時藝術家告訴我時,我是很興奮的,直覺上也覺得可以在都市中實行這個計畫是有意思、好玩的,應該被實踐出來,所以在2002年就開始構思。但是同樣的,每個展覽都有它的醞釀期,一開始進行地不是很順利,就像剛講到的,不是馬上就可以天時地利人和,所以當我遇到對的合作對象、在對的時間與地點,這個展覽就順利地在2007年實踐出來。





晴耕雨讀行為、地景藝術展-大直現場與收割現場

藝術展覽很奇妙,因為人很greedy,常常想做的事情都太多,但作為一個策展人其實不能什麼都做,否則很容易模糊了策展脈絡。策展人必須對於某些特定議題,持續地往下挖掘、耕耘、深化它,城市美學、流行消費文化、或哲學,尤其在身分認同、存在性的議題上,是我這幾年來比較深入和喜歡探討的面向,另外,全球化的議題我也很感興趣,當然還是有很多想法,輕重緩急要慢慢來。

問:是否也有比較不滿意的展覽?
胡:每個展覽其實也都有它不盡人意的地方,不過我覺得其實還好,做展覽時,我都會盡量掌握好每個環節,能夠呈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監督和管理,經驗會讓你把風險控制到最低,避免何種狀況的發生。不過這樣講的話,每個展覽都有我不滿意的地方,很難講特定一個,盡量去做危機管理,經驗會阻止你犯錯,但也不可能不犯錯()

問:可以談談您當初接觸藝術的過程嗎?後來又是如何選擇策展這個方向?
胡:我從小就喜歡,也是一種興趣,學習過程當中,自己也發現對於某些事情格外的敏感。大學主修傳播期間,我從電影當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幾乎每天都去電影資料館看一部到兩部電影,甚至在暑假當中看完了一百多部。那個過程當中,就慢慢培養了對藝術的愛好,以及它背後延伸出的關懷層面。我發現,從喜愛電影到進入到當代藝術是一通萬點通,對於電影的熱愛再到當代藝術,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所討論、關懷的,都是這時代的精神反映。

大二的《藝術概論》的課程,讓我發現當代藝術的有趣,也深深地吸引我,後來自己花很多時間到美術系上藝術史的課程,也開始去看藝術展覽,自己摸索唸理論的東西,就這樣進入了藝術環境。選擇策展的方向,一開始沒有那麼的清楚,不過在國、高中時,似乎就知道自己的策畫能力不錯,對於整體歸納的部分都很擅長,可以把活動辦得很好。我覺得這是我比較擅長的,所以大二時就知道自己想要出國去念藝術管理,當然那時還沒有很明確的目標,只覺得應該去念藝術策畫相關的領域。90年代時,台灣還沒有策展人這個名詞,大多都是邀請藝術家來作展覽,比較是被動性的呈現,那時我就覺得應該有些東西要去做,所以就自己多多吸收學習相關的資訊。




2007 粉樂町II 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展出作品現場

問:所以目標很早就確立了,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胡:我很清楚自己喜歡藝術,這在國小時就很明顯,雖然父母也不是很贊成,希望我去唸商、醫相關,但我不是很有興趣,藝術就是一直吸引著我,這是從小以來一直沒有變過的。當然,環境也對我很好,我很幸運一直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問:這幾年策展人的地位備受尊重,藝術圈相對的依賴也越來越多,但似乎還未發展到成熟的狀態;以您在國外的學習與觀察,國內對於策展人的角色定位,與國外藝術產業相對較成熟的地區相較而言有何種不同?
胡:策展人的位置對台灣藝術圈來說是很新的,甚至在過去10年、15年才有這樣的名稱出現,現在國內的策展人不多,大多是靠自學。我很幸運在環境開始關注到策展人時進來藝術圈,以台灣的大環境而言,藝術生態與產業都還不是很成熟,對策展人的培養也還是欠缺的,雖然環境沒有太多的培養、過程不太健全,但我還是用很樂觀的態度看待,因為它的確一直有成長和進步,只是我覺得政府可以多作一點,提供更多機會讓優質人才出國深造。

作為獨立策展人是很不容易的,不只在台灣,在全世界都是一樣。這樣的一個位置能有多少產值,就關乎到它存在的可能性,假如大家沒有這樣的需求,對展覽品質、展覽議題、展覽規模沒有太多的想像時,策展人就不可能存在。策展人也要知道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提出跟時代的對話,這樣的對話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必須是群策群力,站在一個整合性的位置,跟藝術家創發出更多的可能性。

問:想像一下,如果缺少策展人的角色,藝術產業會有何影響?
胡:假如沒有策展人,我覺得展覽會變得比較沒有方向性,尤其展覽不只有個展的舉辦,如果想與環境有所對話時,策展人就能以一個較高遠的視野,跟藝術家一起工作,藉由策劃的主題彰顯出來。藝術家是一個人的力量,策展人可以將這些有能量的人聚在一起,在他的專業領域上,讓展覽發揮到最大的影響力,這是策展人可以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沒有策展人的話,也許在藝術的整合上會變得比較沒有方向。

déjà vu Realm 既視之方』展覽現場,MOT Arts

問:藝術家的創作常提供觀者不同的視野與角度,我認為策展人也像是藝術家一般,甚至是導演的角色,將原本不同的視野與論點集結起來,發現許多的可能性,挖掘出平常忽略的觀點。
胡:不同的策展人,可以把同樣一件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挖掘出不同的層次,這就是在策略性的展覽規畫時,可以讓作品產生更大能量、更多面向,讓更多元的角度被觀眾看到。策展人跟藝術家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在一起時團結力量大,分散的話就會讓藝術圈比較單調,但策展人的權力也是很多人擔憂的部分,似乎在很大的光環之下,掌握某種統合的能力時,這種力量是令人懼怕的。

有人覺得策展人一起來,就像掌握某種發言權,藝術家似乎不在焦點以內,但這個生態當中,藝術家絕對是核心,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工作也絕對是相輔相成的。策展人要知道他的成就是來自這個環境的資源,是藝術家願意跟他合作,就像妳提到的,策展人也像藝術家一般在進行某種創作,把藝術家的作品集合起來,成為一個論述、一個觀點或想法。但很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這是一種團體的工作,策展人要很謹慎自身的角色扮演,有些人可能會放大自己的權力,甚至變成某種霸權,這個都要很小心。

策展人比較像是導演跟製作人的綜合角色,必須注意到藝術整體的呈現,並且關心到行政的部分,這的確有點門檻,除了你對藝術的認知、專業領域的知識研究之外,在行政能力上的統籌,也要有一定的能力,對於當代思潮、環境的觀察,都要很清楚,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問:從展覽發想到執行,通常都是獨立完成嗎?會否影響或犧牲到個人生活?
胡: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很開心做為策展人,可以去思考很多藝術的問題,當然在當代的環境中 ,它所牽扯到的角度是更寬廣的,例如對社會的觀察,從政治、經濟、乃至於種族、宗教、性別、流行消費文化等,都變成跟社會對話很重要的觀察面向。所以作策展的確會佔去很多的時間,但這就是我自己最大的興趣,因為我是藉由藝術去認識這個世界,投注我對這個環境的關懷,它讓我有機會可以作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問:能將興趣跟工作結合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很多人對興趣的熱愛,一旦轉變為工作必須突破現實時常會有所猶豫,一路走來是很不容易的,過程中是否有影響您的重要人物或事件?
胡:是阿!我真的很幸運,藝術圈、大環境都對我很好,不管是政府、藝術圈朋友、企業界朋友,都願意提供我資源,每個過程中,慢慢會發現不同階段裡都有人都給你養分,其實每個人都給我很大的影響,很多藝術家的支持也讓我很感動。

當初富邦藝術基金會、忠泰建築文化基金會、台北藝術當代館、以及一些藝術圈的前輩邀我做展覽時,都是讓我成長很多的部份。我也不避諱地說,從事策展的這幾年當中,我是很努力的,真的很拼,因為當你想要做一些事情,又不希望限制於某些特殊原因時,唯有經濟獨立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我的經濟獨立來自公部門、私人企業、基金會、商業畫廊給予我很多的機會,可以不斷推動展覽,所以每一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的貴人()。當然這當中還是有很多困難點,有時也感覺很消耗,但總歸來講,自己是很幸運的。



 



種子計畫「藝術在河左右」地景裝置展-藝術家作品現場

問:除了策展人以外,還有任何想像中的喜愛工作嗎
胡:我還蠻實際的,對於這個工作的熱愛真的超過自己的想像,因為光是在這裡面的想像就有太多了,所以我沒有想像過其他的工作()。在我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有藝術相伴,所以藝術之於我就像是空氣的狀態,你很難想像沒有空氣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老實說,成立策展工作室的這幾年,有很多事情的確超出我認為身為一個策展人的期待,讓當初純粹想做策展人的生活有所變化,不過這其實也是作為獨立策展人的一部份。這樣的問題會讓我反思到說:策展人還可以做什麼?對於策展人的想像難道真的只有我們以為的策展部份嗎?我想盡量讓策展人極大化,讓工作能延伸出更大的範圍,除了論述、寫文章、展覽、教育,我期待策展人可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就像現在的藝術家也不是僅於單一創作上的美感追尋,他已經扮演更多入世的角色,成為帶領社會運動者、或甚至跨界到流行消費文化層面,不斷地擴大藝術能量。所以我覺得,策展人應該提供這樣的想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這是我現階段比較關心的部分。



問:從策劃的展覽中可以看見您的生活態度和個性,您有多次展覽主題與城市有關,是否能談談城市與您的關係?
胡:我喜愛的因素在於城市的多樣性,它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在城市當中,可以看到像是一個世界的縮影,也像是在地文化的放大,有形形色色的人種、文化、城市樣貌的改變。我自己也是很城市化的人,所以對生活環境有了自發性的關心,城市是很迷人的,它的無限可能性讓我發揮很多想像,所以我對城市有較大的關注,從建築、藝術、文化,甚至從食衣住行裡都可以看到當代文化的縮影,這樣的縮影就是一種當代文化的展現,也讓我對當代藝術的熱愛有更多樣貌的呈現。


問:近期幾次的展覽動用到比較龐大的資源與預算,面對這類較大型的展覽,在規劃、執行等層面與一般性展覽最大的不同在於?
胡:做一個策展人,真的很像電腦的CPU,你必須知道資源在哪裡,如何發揮力量?因為人不是三頭六臂,必須應用平日的觀察、收集的資源,巧妙運用在展覽上面。所以策展人要擁有很強的邏輯性,隨時都處在一種發功的狀態(),同時進行許多事項,包含藝術家的狀態、空間的狀態、宣傳進度的狀態、論述文章的整理等等,這些都要面面俱到。



無論是大展或小展,對我來說都一樣困難,它本身就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我很享受這樣的過程,因為你不斷地在解決問題,從問題的提出道問題的解決,都在思考如何用視覺的方式呈現出最好的效果。而且每次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類似的問題要把它系統化,從當中學習經驗,從工作上找出自己熟悉的流程與方法,因為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同,我能提供的,就是資源整合後的最大值。



問:在沒有任何問題的考量之下,您有什麼樣的夢幻展覽嗎?
胡:如果沒有任何限制的話,我想要與一些非常棒的藝術家合作,例如Anish Kapoor(英國當代雕塑家),還有Olafur Eliasson,當年在英國泰德美術館做了個大太陽,去年在紐約做了一個大瀑布,都在城市裡創造出令人無法想像的驚人元素。有機會的話,我也想與跟建築師合作,目前就是這兩種創作者,建築師與藝術家。


問:對立志朝策展人方向邁進的年輕朋友提供的建議?
胡:要義無反顧、不怕苦,做這個行業,理想跟熱情是支撐的最大要件,當然努力是不能少的,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我看到很多人放棄了,覺得很可惜,這條路要自己走出來,問題和挫折都會有,但唯有義無反顧,不要想很多物質條件時,可以驅使你繼續地往前走。

問:謝謝朝聖的真誠分享,也謝謝您接受訪談!
胡:謝謝! (2009.7 佟孟真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