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人物訪談:吳隆榮 - 台陽美術協會 、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長

小簡歷:
1935 生於台灣台北
1953 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
1966 與李薦宏、潘朝森創立「世紀美術協會」
1971 繪製台北教師會館大壁畫<天鵝戲荷圖>


1973 繪製屏東師範學院活動中心大壁畫<鹿苑長春>
1974 繪製漢城亞太理事會大壁畫<錦繡前程>、<松鶴遐齡>

1977 代表我國赴歐洲訪問
1979 繪製漢城文化會館大壁畫<天鵝戲荷圖>

1980 創立全國第一所國小美術實驗班
1985 日本兵庫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畢業
1989 擔任台北市吉林國小校長
1996 擔任台北市福林國小校長
1996 擔任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

1998 擔任中華民國台陽美術協會理事長
2004 擔任教育部藝術教育活動審查小組委員


現任
中華民國台陽美術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秘書長



問:吳老師曾於日本兵庫教育大學就讀藝術教育研究所,是在從事教育工作後的再進修嗎?
吳:早期我就讀的是台北師範學校,當時就讀的大部份同學家境都並不優渥,所以就讀師範大學可以減輕家庭負擔,加上我本身對美術相當有興趣,畢業之後就分發到台北市的大橋國小服務,服務十幾年後考上副校長,歷經三年後當上校長。這樣服務十幾年後,剛好有一個機會去日本兵庫教育大學的藝術教育研究所進修,便利用暑假時間準備考試,後來考上學位,但身為校長不能出國太久,所以就以2年專案的形式到日本進修,48歲時出國進修,50歲便拿到學位。

問:當時您的作品在國內經常獲獎,知名度相當高,也非常努力。
吳:我個人認為這部分是運氣,當時的前輩相當多,雖然我並沒有跟大師學畫,只有一次觀摩大師作畫的經驗,但這個經驗讓我發現,一但大家跟了大師學畫,他們的風格也就趨於相近,所以我便開始自己做畫。當時的經濟環境不佳,所以在畫作材料上會面臨到困難,我就以美國救濟的麵粉袋取代畫布來進行創作,當時在全省美展、教師美展中,經常幸運地獲獎。我記得我畫的第一張油畫,得了台陽美展的第一獎,後來在全省美展也相繼獲獎,頒獎的時候就讓多位大師感到相當驚奇,因為他們對我可說是素昧平生,在獲獎的機緣之下,自此與多位大師結識,他們甚至問我曾向哪位老師學習,但我回答沒有,所以創作路上還是要有自身的風格,才能夠屹立不搖。

問:您的畫作風格歷經幾個階段的轉變,畫風一開始從寫實、幾何、抽象至具象表現,是什麼樣的轉折點讓您的畫風呈現不同面貌?
吳:我認為藝術創作者不需要將畫風刻意轉換,如果只是隨著時代的潮流漂移,非出於自身的感動,這些都無法動人心弦。常常有人問我的風格有沒有改變,我認為經過一段時間還是會有所改變,但是處於一種自然狀態下的變。有一陣子我看到電視播出的節目,影像在光影的托襯表現上效果顯得更好,想到可以將它利用在畫作上,於是開始用畫刀創作,讓顏料直接在畫布上做調和,所以每一張創作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此外,我的畫很多人稱之為立體派,我認為其實非立體派,因為沒有涉及三度空間,線條並非為三度空間所設立,而是不同色層的相接線,讓畫作顯得更柔和與自然。


金門胡同,91X72.5cm,油畫,1980

問:早期有許多國際參展經驗,也曾參與巴西聖保羅藝術展?
吳:那是比較早期的時候,有兩次的機會獲選參展。我認為成功要有三條件:天分、努力、機運,人有天分、努力以外,還要加上機運,才更有機會成功。

問:老師所處的時代介於台陽第一代和歐美新潮之間,一般人可能因為追隨前輩的風格流於平凡或被後來的新潮思想所淹沒,當初您如何以自己的獨特畫風自居?
吳:我在寫實變抽象繪畫之際,將繪畫風格稍作變化,並與外來衝擊結合,雖然有部分的相同點,但大部分為我自己的理念,在結合新畫派之下又有自己的風格,才能夠一直下去。我也曾經運用佛像,配合宗教顏色進行創作,大約在1969年的時候,作品開始大量的宗教化。當時我去日本參加一個藝術教育會議,發現日本和韓國都擁有很多寺廟,而這些寺廟又跟我們不太一樣,大部分是佛教文化,所以看到很多佛像和石雕之後,也開始想在畫作裡表現宗教的精神意涵。

2000年時,我舉行了一個宗教繪畫個展,當時曾被認為佛像畫得不寫實,但我主要不是在於寫實技巧的表達,而是表現各個宗教那種以憐憫為懷的精神。一直到現在,很多人畫宗教繪畫還是缺乏其中慈悲的大愛精神,後來我被邀請繪製大約50公尺的壁畫,耗時一年完成。我創作了很多國內的大壁畫作品,這個起源來自於有次在台北市南海路的教師會館,看到它的大廳之後,心想如果這裡有個大壁畫將會非常棒,所以我就參加了徵選。在其中,我想要作品不僅能引導學生觀賞,更要能表現教師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便以天鵝在蓮花戲水為主題,設計了《天鵝戲荷圖》。

獲選後,我便開始創作大型畫作(500),這幅畫現今已在國美館。之前有個有趣經驗,有一天,亞太理事會的祕書長孔慶賢博士(韓國文化參事)看到此幅畫作找到我,便突然來拜訪,邀請我為亞太理事會的大樓兩個牆壁繪畫,這個活動經過七個國家的大使開會同意後開始執行,兩幅作品也曾在報紙上刊登過,我一直覺得主題很重要,所以一幅畫是台灣的鷺鷥鳥,它是一種會在稻田吃蟲並且有倫理的鳥類,所以我用鷺鷥鳥飛上太陽來呈現出錦繡前程的感覺,另外一張是《松鶴遐齡》,來代表亞太理事會長久發展的意象。


虔誠,91x116.5cm,油畫,1970

問:所以機會真的很重要。
吳:!這兩張畫完之後,他們邀請我到韓國去參加開幕,這也是很盛大的活動,剛好當時韓國要蓋「世宗文化會館」,他們建議請我畫製作品,於是我又去試試看,在教育部補助顏料費之下,我延續教師會館的主題,完成了作品,回到台灣之後,就陸續受到很多壁畫繪製的邀請。

2000年我舉辦宗教個展時,那時想請聖嚴、證嚴、星雲法師幫我題字,當我把畫拍照起來給他們參考時,結果惟覺老和尚找我見面,約我晚上吃藥食,我那時坐在他旁邊,就邀請他開幕時來幫我剪綵,後來想到讓他老人家大老遠跑來剪綵也很不好意思,於是又打了電話給他,他還是說沒關係,很堅持要出席,開幕當天他還提早到,實在令人感動。當他老人家看完畫展之後,請我到中台禪寺繪製壁畫,現場是50公尺長,高度3公尺的牆面,主題是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當他拿出一本書給我看,跟我解說畫面希望要有的藝術性,我大概畫了半年的時間,也是透過這個工作更加了解釋迦牟尼的故事,工作結束後他老人家也還來我家幾次,維持很友好的關係。

問:壁畫創作需要大量時間與體力,您另外也在兒童藝術教育工作中投注相當長久的心力,不僅當年成立全國第一個藝術教育班,也主辦歷屆世界兒童畫展。在台灣有相當多的藝術創作者都是從兒童時期受啟發開始,能否在您深耕多年的心得中,提出台灣對於從小培養藝術創作風氣的一些見解。

吳:我已經舉辦世界兒童畫展30幾年了,一直覺得台灣早期升學壓力很大,中學之後等於沒有美術教育的存在,所以能用的時間不多,成立兒童美術教育便是為了提早陶冶他們的性情。當年有文化建設,我主動提倡兒童美術教育的建立,這個案子才轉到教育部。

松鶴遐齡,120x162cm,油畫,2008


我認為美術教育不是培養畫家,而是給他們陶冶之後,能有一幹多枝的發展,運用在將來各個領域的想法。如果他後來成為建築師,會蓋出具有美學觀點的建築,各行各業都需要美感來激發不同的想像,這是我的目的,所以教育部同意了,課程便從三年級開始實行。我那時開始收集世界各國的性向測驗,找了幾位傑出的教授編製性向測驗問卷,讓學生能夠學習到符合個人潛質與理想的能力,第二年教育部主動出面設置學校,便開始在桃園、新竹、高雄實地製作,現在高中教育也都有這樣的編制了。

問:台陽美術協會是歷史最悠久的台灣繪畫團體,也是影響台灣美術史重要的先驅。早期前輩大多從台灣風土民情當中擷取創作靈感,在當時單純的社會、物資缺乏的年代中,還是有如此多的優秀前輩藝術家;以您的觀察,現今資訊氾濫的社會裡,年輕創作者的藝術創作是否有另一種無形的侷限

吳:我比較擔心的是,基本的陶冶對於早期的藝術工作者很重要,現在新的資訊進來之後,變成觀念當道,這樣來看,我覺得藝術創作還是需要有人認同、需要讓大眾產生共鳴的,所以在大學的美術教育學習,似乎在提供創作者美的元素的鑑賞上比較缺少,相對上在耐心上也比較缺乏。

白鷺朝陽,72.5x91cm,油畫,2005

我在國北師、市北師教書有78年之久,以前我很喜歡教書,但現在教學生時,感覺到他們不是很認真,還有跟教授討價還價說不要畫那麼多、不要做那麼多的(),現在告訴學生這麼多,他們反而會覺得很煩,但藝術創作者是必須親身接觸和磨練的。最近我常常擔任公共藝術的評審,公共藝術應該讓大眾都感覺到愉悅或很喜歡,但現今也觀察到,由於過多的資訊影響,很多藝術家就失去了自己的東西,這可能也是現在藝術家即將面臨的生計問題。在等待過程中,就要把自己的能力訓練好,不管經濟景氣與否,現在社會的各種領域都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尤其現在台灣文化產業越來越重視這一塊,藝術創作者在品質上也應該要秉持著嚴格的精神。

問:老師目前仍維持固定創作的習慣?
吳:最近比較忙,都是掌握時間來創作,我大多在白天的時間做畫,晚上就避免用太多時間,因為有陣子為了舉行畫展,連續在晚上一直畫,結果眼睛太過疲勞,造成視網膜出了問題,所以現在已經不會在晚上作畫了,眼睛的問題目前也已完全康復。

我覺得除了創作之外,從事相關的文化活動、做有意義的事情也是需要的,藝術創作者一定要去看畫展,這是我自己培養的習慣,課堂上我也常跟學生分享好的展覽,或讓他們去看展之後選擇一兩張畫來表達他們的看法。思想和創作是一體兩面的,自己遇到瓶頸時,也可以看看別人是如何創作的,不應該把自己的門關起來,多去看展、聽聽音樂會等等,這些都是生活所必需。

問:謝謝吳老師接受採訪!
吳:謝謝! (2009.7 佟孟真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