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可以居」的未來實踐——記「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可以居」  展覽現場(攝影:陳伯義)


文|佟孟真

「到底可不可以住?」、「這裡住得起嗎?」,應是近來備受留意的土地焦點。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於去年12月底風光開幕,選定在高雄港邊的駁二藝術特區展出,邀請國內外多位建築設計師打造原型實作的可居貨櫃空間,實踐「生活設計貨櫃建築」的理念。2001年起舉辦至今已歷六屆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每兩年即以主題策劃的方式呈現對貨櫃特性的無限想像,讓城市性格鮮明的高雄海洋文化更添十足活力。此次延續著前一屆對於家的概念延伸,以「可以居」作為主題,讓居住、休憩或過渡性的駐足想像可以透過實際的設計實踐於生活場域,並進一步探索貨櫃特性,開發未來生活的各種面向。

高美館館長謝佩霓認為貨櫃本身不僅是貨物流通的工具,今年貨櫃藝術節的最大期許,便是希望脫離純藝術性的閱讀,轉而更貼近生活。受邀參展同時也擔任台灣塔設計的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利用貨櫃的切片結構組造成一個廊道空間,在作品《櫃裡櫃外》中達到內外關係的連結與流動感,穿梭其中的自由也成了觀看現場所有作品的最佳視點。由姜樂靜與陳子豪所打造的《聚與散》,以大煙囪意象提供了所有癮君子一個私密療癒的獨立空間,吸菸室成為一種可散落於各公共領域的裝置,散流通風,貼心實用。黃宜清提出樂高櫃的概念,將三只標準貨櫃各做兩邊開口,架積出一個功能完整的藝術家工作室,可作創作、教學與展示使用。蔡佩烜從豐富的設計實務經驗中進行另一種想像顛覆,她選擇了一個旅程時數較高的老舊貨櫃,透過脫離地面的輻射熱與翻置各面鋼板的通風,將其斑駁痕跡轉化為一個具有故事性的移動式酒吧,也在實際操作中提供了開幕當天所有的飲品需求。

林志峰與王啟圳做了一個居住倫理的提問,並成功落實了貨櫃作為低碳建築的可能。由於貨櫃生產過程可被使用約莫二十至三十年,因此以貨櫃屋實驗概念出發,假定為三代同堂、四到五個人的使用範圍作為設計目標,讓這樣的建築物可以實際構存,執行過程與數據也能保留作為實際運用,發展出更多的平價人性建築。法國建築師Eric Cassar找到了賦予貨櫃全新用途的方式,以城市縫隙的概念解構貨櫃主體,將外部作為站立支柱,連結未來城市中多元的公共服務功能,成為公車、公共腳踏車與城市展演資訊的中繼接收站 ; 主體內部則相反於外部的多重聯結功能,呈現出區隔空間的設計,將人與城市緊密連結的關係切割開來,每次僅容許一位觀者進入其中冥想沈思或自由活動,構成了個人真正獨處的寧靜狀態,也在城市的縫隙空間中建立出外在隔絕,成為一個可自由夢想的異托邦。

此次展出的八件作品,相較於歷屆規模的舉辦明顯更趨於迷你,但不同的是參展團隊幾乎都由建築師事務所來擔綱,試圖透過實際層面的規劃來展現功能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可居空間。而遊歷甚豐的貨櫃在平均幾十萬次的流轉次數後,經由組合拆卸的意涵擴展,最終也找到了自身可居之處。貨櫃既承載了移動、游離、邊緣再生的意義,也在工業經驗傳承中成為城市集體認同的媒介對象,透過作品概念出發的轉換身分,使得原本冰冷遙遠的關係在實際感官體驗中,化為對物與空間的重新觀看,在人類面臨頻繁變動的環境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可居未來。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2月號〈南部觀察〉)



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可以居」  展覽現場(攝影:陳伯義)

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作品《櫃裡櫃外》
(攝影:陳伯義)


黃宜清建築師作品《樂高櫃─藝術家工作坊》01
(攝影:陳伯義)
黃宜清建築師作品《樂高櫃─藝術家工作坊》02(攝影:陳伯義)

林志峰+王啟圳作品《住宅》01
 (攝影:陳伯義)



林志峰+王啟圳作品《住宅》02
 (攝影:陳伯義)



埃里克‧卡薩作品《城市縫隙:高雄都會裡的異托邦》現場01
(攝影:陳伯義)


埃里克‧卡薩作品《城市縫隙:高雄都會裡的異托邦》現場02(攝影:陳伯義)



法蘭馨‧荷本+福瑞索‧凡德斯丁作品
移動劇院
(攝影:陳伯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