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思變:西元2000年以來的當代雕塑—記2013雕塑雙年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攝影|佟孟真

九O年代後,面對裝置藝術的興起與多元新媒體表現的衝擊,雕塑創作開始挑戰傳統命題的物質性與神聖性,走向更為自由的場域探討,以更開放的複合媒材建構出多元主體的樣貌。此次因應首屆Formosa雕塑雙年展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了三位亞洲學者與兩位西方學者,以「思變」所承載的歷史意識,共同探討2000年後當代雕塑的結構境況與變異。

本次雕塑雙年展策展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劉俊蘭於論文《入世:新世紀臺灣當代雕塑中的一種新美學》中,認為臺灣雕塑語彙在早期的單項課題中,漸漸突破現代主義藩籬的實驗,爾後在裝置藝術語法與媒材觀念吸納中,打開了對當代社會的觀看與詮釋方式。在「 形而下與異化的自然」、「 平凡日常的微觀與奇觀」、「 社會現實的關照與回應」的各種命題裡,她觀察到新世紀藝術家更著墨於自然 / 現實與個人 / 地方的微觀敘事,也在消費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中,展開雅俗文化的多重連結與互動情境,提出對資訊超載的文明反諷。

中國獨立策展人朱其在發表論文《物化時代的詩性新世紀十年的當代雕塑(裝置)》中,提到雕塑涵義於今日已然擴展,2000年後的雕塑有了更多元化的雕塑語言,而值得關注的應是如何從中重新建構傳統的詩性語言,以及歷史題材應如何進入當代雕塑。他以主題性方式切入,透過「九O年代語言的當代化」、「新世紀十年:議題的本土化」、「以語言方式為中心的雕塑實驗」、「『自然力』的雕塑」、「傳統的重構:對傳統自然議題的再生產」、「極權主義的信仰與異化」、「消費主義與物化」、「形象的詩學」、「底層題材」九種命題,探究了中國當代雕塑作品的脈絡發展與核心精神。
韓國藝評家高忠煥 (Kho Chung-Hwan)在論文《韓國當代雕塑趨勢雕塑的擴展與界限意識》中,認為人體繼承了現代主義精神,當代雕塑已改變了身體感的呈現與傳統感官的認知,藝術家以材質表現內容帶來各種感官感受。透過許多韓國藝術家從身體、影子、聲音、照片、重力面向的雕塑表現,可看出試圖將西方藝術史轉換為東方藝術史的提問與批判語言,在平面與立體的模糊界線刻意製作中,產生了對東西文化徵侯處理的個人主義式表現。

匈牙利耶斯特哈里.卡洛伊藝術學院教授Erőss István在論文《瞬時存在的雕塑》裡,觀照藝術由早期社會的神聖性所帶出的瞬時性展現概念,透過爬梳藝術史與當代創作概念的轉變,瞭解東歐藝術家如何將作品帶到自然環境中相互參照與閱讀。加拿大藝評家John K. Grande在《藝景變更—21世紀加拿大雕塑》一文中,說明加拿大雕塑受亞洲遷徙文化影響的起源,在教會雕塑品邁向世俗化中,戰後即轉向工業性創作。在美洲原住民藝術的重視中,現今的跨文化對話偏重於環境與自然永續的關懷。

策展人劉俊蘭表示,當代雕塑語言的演繹與多元性建構正在不斷擴張中,提問與內容也正不斷地被開啓,當代年輕藝術家與藝評工作者試圖辯證的是看似頓挫背後所傳達出對社會的某種回應。透過這些取樣,與上世紀80年代光景的對照觀看中,可以幫助理解當代雕塑在二十一世紀的位置以及如何存於世的問題。

1 則留言:

  1. Tungsten Titanium-R-12 - Tungsten Titanium-R-12
    Tungsten Titanium-R-12 - Tungsten Titanium-R-12. titanium scissors Tungsten Titanium-R-12 - titanium network surf freely Tungsten mens titanium rings Titanium-R-12. Tungsten ford fusion titanium Titanium-R-12 - Tungsten Titanium-R-12. titanium element Tungste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