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良禽擇木而棲」的乍現與消逝


文|佟孟真
圖|么八二空間

陳妍伊,在台南多數為人所知的身分是絕對藝文空間的女主人,同時也是一位創作者。不僅如此,早在南藝就讀時期,便已使用多種形式嘗試表現媒材溫度與特性。在創作與教學十年後,與先生黃逸民一同開設絕對藝文空間,提供了許多年輕藝術家發表的機會,在堅持創作的同時亦不吝於分享發表空間平台。此次獲選第三屆「台南新藝獎」的作品,源自於2004年於紐西蘭駐村生活所創作的作品,提供了自然環境與人造都市間的矛盾衝突與反思。「良禽擇木而棲」,原指鳥兒會選擇一棵理想的樹木作為自己休憩的地方,而在陳妍伊的觀察與生活經驗中,紐西蘭豐富多元自然成群的鳥類生態,正是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最佳環境。但一回到熟悉的居住地台灣時,卻又似乎習慣了沒有這樣自然圍繞的日子,這樣的切換反而造就了她在都市生活中的敏銳觀察與發想。也就是一條又一條的路上、一個一又一個的巷口中,那「棲息」於我們頭頂上各自探測著我們的「監視鳥」。台灣過去的土地上,原有多達四百五十多種的野生鳥類,卻在時間與環境的人為壓迫中,漸漸喪失了原有土地的美麗風貌。取而代之的,是陳妍伊眼中的「工業鳥」。她選擇了七種台灣特有種華麗鳥類,以其特性與場景連結,在影像輸出後繪製於監視器的造形上,重新定義與諷刺這美麗土地上的主角更迭,也為這些美麗消殞的生命重新發聲,再次提醒了人們,從凝視原有生物之美,反被工業時代物再凝視的靈光消逝。

(本文刊載於
藝志2016五月號No. 13





(中華日報林雪娟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