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新台灣壁畫隊巡迴展五年 「蓋白屋」豐收落幕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文、圖|佟孟真

走進聞名已久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因為首度拜訪而感到汗顏。營運長蔣耀賢已經在辦公室等著,辦公區域內同時也有一大票年輕人正哄哄忙著,原來今天有電影拍攝工作在廠區進行,而我還因著方才外頭的日曬高溫頻頻拭汗。從「新台壁」(新台灣壁畫隊)五年來在國內外下鄉移地的巡迴創作壯舉,直至這場「落幕展」的宣告,這底下踩著的土壤彷彿仍高溫不退。

源起於2010年的橋仔頭糖廠藝術村,「新台灣壁畫隊」由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與藝術家李俊陽共同發起組成,針對時下繪畫語言提出對台灣圖像風格的自我省思。當時藝術村正舉行「蓋白屋」藝術論壇,對應新台灣壁畫隊的概念後因而演變為「蓋一間白屋」的實踐行動。就這樣,「新台壁」與「蓋白屋」在之後的五年,由高雄策展到下鄉雲林、台東、台南、高雄、台北進行移地創作,在李俊賢針對新台壁所提出的「發揚書寫精神」、「進入社會實境」、「回歸人性本質」與「累積藝術文本」藝術意識中,前後共聚集了300名藝術創作者與500名義工,進行國內外9場移地創作、18場社區創作計畫,其中包括了在日本東北311海嘯後前往災區駐地創作的藝術陪伴計畫,以及318學運期間在立法院前的太陽花創作計畫,以藝術串連的方式在所到之處發揮熱力,也貢獻心力。

這次從累積五年的各地創作中挑選60幅畫作,特地重回橋頭糖廠藝術村舉行「落幕」,問起為何需要特地舉行落幕概念,只聽蔣耀賢說著「雖然很累,但要再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做,只是當初真的沒想到它會延擴成這麼大的效應,還真的到了義大利」。隨著對創作團隊的期待與委託情事越趨繁多,「新台壁」終究需要一個光榮的退場計畫。落幕展當天,從日本策展人垂水英司與萬畫館館長西條允敏等人特地組成「白屋歸鄉訪問團」來台祝禱之舉,便可知道不斷拆屋移地再蓋再創作的「蓋白屋」,早已深深建立起無法摧毀的跨(在)地情誼。

正當準備客串入鏡的蔣耀賢臉上被塗滿白粉等待開拍之時,他一邊被化妝師要求不要皺眉一邊生動描述在日本災區移地創作的深切感觸,我突然說出了「等高譚市民哪天需要時,新台壁可能又要復出了」,「不,我們可不是超級英雄」蔣耀賢急忙說道。「但你們所到之處都重新點燃在地的那把火」,這次,他沒有否認,倒是沈默幾秒後肯定地點了個頭。當天他扮演的是一位亡父,臉上有著吳天章影像風格的粉墨,劇中沒有對白的他,在鏡頭外早已出版了一本記錄橋頭糖廠藝術村12年來的「萬言書」。我想著,點頭和起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本文刊登於《今藝術》2014年9月號〈南部觀察〉)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新台灣壁畫隊」落幕展現場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蔣耀賢一邊等待拍攝工作一邊描述移地創作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